5月16日上午10点,由中共深圳市龙华区委组织部指导,深圳市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重温历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文化名人大营救沉浸式历史故事会”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成功举办。活动以纪念馆内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榕树为背景,搭建复原了当年村民开会场景,通过实景戏剧演绎,生动再现了1941年底文化名人被营救的历史事件。
活动背景
1941年底,日军侵占香港,800多名文化名人、爱国民主人士及其家属滞留香港,处境危急。为保护这批文化精英,中共中央南方局当机立断,周恩来同志亲自部署营救行动。东江游击队受命执行任务,在日军严密封锁下,游击队员和当地百姓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水、陆秘密交通线,分批转移文化人至抗日根据地。从1941年12月至1942年11月,这场行动共营救出800余人。白石龙村,这个不起眼的客家村落,成为这场惊心动魄的大营救关键中转站。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在纪念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榕树下,搭建实景:
-场景还原:
- 大榕树下的会场:根据历史照片和资料,真实还原了当年白石龙村村民开会的情景,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
- 演员扮演:6位演员分别扮演参与这场营救的村民,以普通村民的视角展开,通过生动的表演,讲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营救故事。也展现了当时白石龙村村民们在此次大营救行动中的无私奉献与坚定信念。
- 沉浸式体验:
- 嘉宾们作为“村民”参与其中,与演员互动,在大自然的真实光线下,大家一起带着草帽,扇着蒲扇,喝着凉茶,与“村长”、“村民们”一起开会,亲身体验历史事件,深刻感受先辈们的英勇与智慧。
特别嘉宾
活动特邀亲历者蔡启培先生,他当年仅七八岁,如今已是八九十岁高龄。蔡老先生也分享了他的那段珍藏回忆,使故事更加真实感人。
参与人员
现场邀请了党员干部和白石龙村村民参与。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他们的参与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红色文化的传承。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重温,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通过沉浸式体验,参与者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在危难时刻的历史担当与领导力,激发了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村民的视角,参与者看到了文化名人在危难中的坚韧与才华,以及村民们为保护他们付出的巨大努力。这些普通村民虽身处历史洪流的边缘,却以平凡之躯书写了不平凡的历史篇章。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伟大,更折射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团结与力量,彰显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坚韧与智慧。
通过这一视角,活动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展现了红色文化的深厚根基与时代价值,激励了新时代党员和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继续发扬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观众反馈
活动结束后,观众们纷纷表示深受感动。一位党员干部表示:“这种在自然光下的沉浸式体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也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村民说:“看到演员们的动情演绎,感到非常震撼,我们一定要将这段历史传承下去。”“以这种形式讲故事非常新颖,让人非常有代入感,不禁动容。”
结语
这种创新的手段、沉浸的参与,为此次“文化名人大营救沉浸式历史故事会”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搭建了生动的平台。用专业演员,以村民视角,讲述那段不平凡的大营救历史,让现代人更能够共情。活动不仅让历史得以重现,更激励着人们在新时代继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