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福田区卫生健康局局长董宏伟做客第十三期“福田发布”,围绕福田区医疗卫生资源基本情况、实施“两大工程”和“六大品牌”进展及未来工作计划进行了介绍。
近期,深圳喜获党中央、国务院政策大礼包——《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深圳要“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福田区委提出要提升城市主客厅功能,着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服务交流中心”。
实现“病有良医”,是打造“服务交流中心”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福田区围绕“卫生强区、健康城区”这一奋斗目标,主动呼应群众期待,努力克服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要与辖区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平衡、不充分间的矛盾,通过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增加床位供给、加强合作办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社康网底建设等“一揽子”举措,对症下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据了解,福田区作为深圳核心区、深港融合区和交通枢纽区,目前,全市18家三甲医院有7家落在福田,18家市属医院中福田占据7家。辖区内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4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06家。现有床位数达10922张,卫生技术人员2.1万余人,年总诊疗量达2100万人次以上。
董宏伟表示,目前,福田区正在推动区属专科医院新改扩建,区妇幼保健院重建工程上个月已经开工,区第二人民医院、肛肠医院、慢性病防治院正在全力筹建新大楼;区老人康复护理院2020年底将完工。预计5年内,这批新改扩建工程将全面建成并交付使用,届时福田区属医院床位数将达到4000床。在提升医疗水平方面,区属医院将在三年内建成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9个省级重点专科和17个市级重点学科。在推动信息化建设方面,预计3年内,区属三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分级评价水平可达5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区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达到4级甲等水平。
同时,为推动福田卫生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转变,福田区率先推出的“两大工程”。通过实施“精品医院”和“健康社区”工程,未来三年,福田区将建成以“两大工程”为支撑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链条,基本满足辖区群众对立体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同时,福田区重磅推出家庭医生团队、区域医联体、阳光心理、妇幼健康、医养结合、健康素养在内的六大品牌计划,全力打造福田区卫生健康服务品牌。
近年来,为解决好辖区居民对优质医疗服务和多层次的健康需求,福田区卫生健康局全力以赴攻坚破难。董宏伟表示,2012年至2018年,福田区用六年的时间砥砺实干,全力补齐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聚力打造健康服务六大品牌,在“卫生强区、健康城区”的1.0时代取得了大丰收。原福田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分别与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医,建成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中大八院建筑面积由原来的 4万平方米扩大到21万平方米,广中医深圳医院从偏居一隅的矮小门诊楼扩展成现代化的三栋高楼,并晋升为三级甲等中医院。此外,福田区还先后获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012年)、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2013年)、全国伤害监测工作优秀单位(2014年)、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先进单位(2014年)、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2015年)、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2016年)、全国“万步有约”健步走优秀示范区(2017年、2018年)、全国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2018年)等8个国家级荣誉。
2019年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福田迎来了第二个崭新的六年。今年6月,福田区卫生健康大会胜利召开,这也标志着福田区“卫生强区、健康强区”的建设大步迈进了2.0时代。接下来,福田区将围绕“病有良医、幼有善育、老有颐养、健康中国”四个先行示范上狠下功夫,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董宏伟表示,今年,福田区委深改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方案》,为加强区属公立医院党建工程指引了新的方向。据悉,区委深改委近期正在酝酿推出福田区医改三年行动方案,医疗健康集团、基层社康机构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健康福田建设、药品/医疗设备/耗材采购改革等五项重点改革将是福田区接下来三年医改努力的方向和重点。下一步,福田区将围绕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福田区卫生健康局将继续深入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福田“提升四大功能,打造四大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典范城区”的目标定位,将“卫生强区、健康城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在“病有良医、幼有善育、老有颐养、健康中国”上争先创优、先行示范,努力打造大湾区医疗卫生品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福田智慧和福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