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以“”童眼看世界,同心绘福田“为主题的新一期福田发布活动在益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福田区妇女联合会主席、福田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霍君介绍了福田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情况。
2016年,深圳提出建设中国第一个“儿童友好型城市”目标。作为深圳市中心区的福田,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更具有现实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到来,如何建一座让儿童能自由探索、玩得开心,并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同时也让家长们放心的城市,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议题。
霍君表示,福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将建设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2017年在全市率先启动儿童友好型城区创建工作,两年多来,在儿童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持续发力,从政策、空间、参与、服务四个维度统筹推动,稳步开展儿童友好型社区、医院、公园、图书馆等七大领域的试点工作,以儿童友好促进中心城区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在政策方面,福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了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工作小组,完善工作机制,2019年出台完善《福田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5年)》,推动儿童友好城区体系化建设。完成《福田区社区儿童议事会工作手册》的编写,在20个试点社区开展儿童议事会工作实践基础上,归纳形成一整套社区儿童议事的操作规范性、指引性文件。同时指导十个街道出台了《建设儿童友好型街道实施方案(2018-2020年)》。
在空间友好方面,主要遵循“扩容增量提质”的工作理念,重点在阅读空间、活动空间和公共空间方面挖潜力。
一、推出“童阅福田”项目改造区少儿图书馆、香蜜湖街道和福保街道益田社区少儿图书馆,以儿童视角改善馆舍布局,设立演出小舞台、馆藏检索台、数字资源一体机、小青蛙自助借还机等智能化设备,实现少儿“自助阅读”。今年,福田区图书馆正在改造升级“绘本工厂”,以儿童学绘本为目的,开展有读书,沙龙,讲座等各种活动,满足儿童阅读与健康发展的兴趣和需求,建成后将成为福田区“儿童友好实践基地”。
二、扩展儿童活动空间。在街心公园升级改造中广泛征求儿童意见,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和活动空间面积,已改造完成莲花街道石头公园等15个街心公园。香蜜公园、红树林生态公园特设小蝴蝶游戏场、自然力乐园等童趣设施,被授牌为市级儿童友好型公园。园岭街道安全体验馆、南园街道玉田社区“彩虹学堂”也已完成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建设。
三、改善儿童公共空间。开展“步行巴士”和儿童友好路径建设,提高儿童上下学出行安全性、便捷性、标识性和趣味性,优化校内外交通环境、公共空间。白沙岭、红荔片区正在建设儿童友好出行系统,莲花一村已开通3条步行巴士。母婴室建设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之一,也是儿童友好的一项重要指标。专门设置“公共场所母婴室配备数”的量化指标,并将母婴室纳入百度APP地图系统方便群众使用。目前我区已建母婴室92间,提前完成市级民生实事建设60间母婴室任务。
在参与友好方面,儿童议事会既是孩子们实践参与社区建设,社会治理的创新平台,也是大人们倾听孩子心声更好地服务孩子的创新渠道,注重儿童参与权,把儿童优先放到政府决策的重要位置,是福田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区的重要理念,成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儿童议事会,实现了95个社区议事会的全覆盖,辖区儿童参与社会管理目前已经成为常态。
目前,福田区各街道各部门创建儿童友好型社区工作态势好,完成儿童友好型社区11个、医院2个、公园15个、图书馆4个,学校2、出行系统2个;新建母婴室92间。
据了解,今年也是深圳幼儿园民转公的提速期,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围绕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治理工作,全面提升幼儿园的建设品质势在必行。为此,福田区在全市率先制定了《福田区儿童友好型幼儿园的建设指引(试行)》,让儿童友好幼儿园的建设有目标、有要求、可操作,以此进一步推动福田区儿童友好城区的建设。
霍君指出,《建设指引》结合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发展要求,更加注重幼儿年龄的需求,从关注儿童发展、保障儿童权益,倾听儿童诉求,重视儿童参与等方面构建儿童友好型幼儿园,建设指引从幼儿园的活动否间标准、内部环境创设、设施设备配置、交通出行等方面提供了儿童友好型幼儿园建设的基本标准,同时又在服务管理等方面也提供了组织实施的依据,将有效促进福田区幼儿园的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