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民创文新风尚!华富街道打造“红马甲行走社区”活动升级版

谢琳
2020-09-05 10:57:01

在福田区这个街道,快递小哥、外来务工人员、幼儿园小朋友、社区老党员、热心业主…纷纷穿上了“红马甲”,由“红马甲”点缀织就的“志愿红”,赢得居民群众高度赞扬,成为华富大街小巷最动人、最亮丽的风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辖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文明习惯。

9月4日,“福田发布”第三十期来到华富街道,华富街道党工委书记马艳就升级打造的“红马甲行走社区”项目进行了介绍。

据介绍,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自去年11月起,华富街道着眼于构建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探索常态化开展“红马甲行走社区”活动,把文明城市建设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街道公职人员利用下班时间轮流到社区报到,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一起身穿红马甲,共同开展宣传劝导、清洁家园、垃圾分类等创文志愿服务。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丰富项目内涵,使其更具生命力,华富街道推出项目2.0版,与党的建设、基层治理和中心工作等相结合,构建社区党委主导、公职人员带动、辖区组织协同、居民群众响应的多元主体参与格局。

马艳表示,“红马甲行走社区”项目采取“规定+自选”相结合形式。其中,规定动作是指各社区每月固定两个工作日和一个周末开展活动。自选动作是指每个社区结合党建项目和街道中心工作自选主题,每月各开展两次,并至少打造一个“红马甲行走社区”子品牌。社区党委每月制定实施计划,并通过“战疫先锋”“深圳智慧党建”发布,全体党员干部当先锋、做表率,吸引辖区居民、企业积极参与,实现社区党委主导,社会组织协同,居民群众参与,智慧党建支撑。

另外,华富街道在2.0版中提出了“八大行动”,包括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文明交通秩序维护、法治文明宣传教育、关爱未成年人健康、垃圾分类生态环保、洁城亮城环境卫生、社区安全网格巡查和扶贫济困人文关怀等。以扶贫济困人文关怀行动为例,华富街道“红马甲行走社区”常态化联系辖区辖区困难群众,及时掌握他们的身体情况、居住环境和生活状况,协助解决实际问题,向困难群众传递党的温暖。在了解到部分家庭因病因残造成困难后,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帮助申请临时救助。

同时,华富街道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作用,在社区“强核多元”治理格局下,引导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创建各具特色的子品牌。比如,莲花一村的快递小哥穿上了“红马甲”,变身“文明信使”,以“快递包裹”为媒,争当文明城市创建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深圳棚改第一村”外来务工人员穿上了“红马甲”,自觉加入“文明志愿军”队列,亮承诺、做表率,从身边安全文明施工小事做起,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莲花三村的幼儿园小朋友穿上了“红马甲”,化身小小督导员,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从娃娃抓起。华富北棚改项目现场指挥部的工作人员穿上了“红马甲”,用“棚改”之方、践“文明”之行,凝聚社区老党员、热心业主等多元力量组建“红马甲攻坚队”,助力棚改和创文齐头并进。这些社区党委结合辖区实际开展的自主创新,进一步丰富了“红马甲行走社区”项目的内涵,让项目在各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此外,2.0版的“红马甲行走社区”项目参与人员涉及街道机关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单位、群团组织、公益组织、党员群众等多元主体。在梅岗社区,退休老人组成了一支“银龄标兵”,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在田面社区,56名楼栋长组成“客栈管家先锋队”,争当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生力军。在莲花二村,“红色物管”的积极参与,赢得居民群众高度赞扬。在新田社区,由青少年组成的“红马甲巡访团”,常态化巡察“三小”门店、居民小区和商业楼宇等场所。

马艳表示,文明城市创建已不再是政府唱“独角戏”,而是全民齐奏“交响乐”,形成了“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人人争做文明市民”的浓厚氛围。接下来,华富街道将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让“红马甲行走社区”成为真正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品牌项目。

粤港澳都市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0: 0

相关标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