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第四届“文学福田”出版工程新书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深圳市福田区文化馆成功举行。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忠亮,深圳福田区政协副主席朱东波、深圳市福田区文联副主席胡萍,区政协委员史巧云、《特区文学》总编辑朱铁军,执行主编费新乾等领导、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和媒体记者,以及福田作协会员、文学爱好者代表参加了活动。
据悉,这是福田区建区以来,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第四次资助作家出书,集中展示福田文学成果。前三届“文学福田”出版工程推出的作家作品曾斩获过多个重要文学奖项,如:鲁迅文学奖、中国戏剧奖、儿童文学奖、《民族文学》年度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丝路散文奖、广东鲁迅文艺奖、深圳十大佳著,等等。
福田区莲花山文学院组织实施的 第四届“文学福田”出版工程本届扶持了8部文学作品,是经过专家小组层层遴选,经岭南美术出版社三审三校,方予出版。8部作品文体丰富,有小说、散文、评论、报告文学等,呈现了福田创作的新势力,新态势。评选得票最高的是于爱成的文学评论《细读:文本内外》,鲍海兵的散文集《印在时光里的足迹》,熊家友、张谋等人合著的小说集《我们都是追梦人》。另外还有张樯的散文集《一见如故的季节》刘良龙的报告文学集《深圳温暖》,李玉的散文集《墙角的父亲》,柏华的散文集《跳舞的雨滴》,管启富的散文集《奔跑的月光》也让评委们眼前一亮。
研讨会上,专家们对政府的这项扶持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福田作为首善之区,在文学出版工作上做到了先行和示范。本届扶持的8本书设计美观,时尚,创作水平比较整齐,最为可喜的是看到了评论结集,通过这个评论集,看到了一个文学队伍日益强大的深圳。《我们都是追梦人》是紧贴时代脉搏的佳作。“文学福田”出版工程,再次彰显了强大的文学能量,强化了“福田表达”的决心和意志,由此形成的文化风潮,将推动福田文学朝“树立全球视野,打造文学福田”,的文学高地进军。
当晚,福田区莲花山文学院组织了简朴热烈的新书发布会,区文联副主席胡萍宣布新书发布。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忠亮即兴来了一段精彩的文学“脱口秀”,他说,祝贺祝福福田区作家协会、莲花山文学院一年来的成绩,感谢他们为会员,为这个城市所做的一切文学活动,这些有益的文学活动带动了城区的文学发展,树立了首善之区的榜样示范,夯实了深圳文学的地基。今年抗疫期间,福田作家勇于担当,创作了一批抗疫作品,其中秦锦屏创作的话剧《行囊落下的地方》是抗疫主题最好的一部戏剧作品,已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并搬上了舞台。同时,他也感谢福田区作家一直热情参与市作协举办的各种活动,并在许多重要文学活动中提供了重要的会务服务。他说“你们为打造深圳文学,提升城市的文学影响力做了很多具体工作——文学评奖活动,文学出版工程,青春写作等等都突破区域,已成为深圳的文学品牌。现在,深圳的宝安、福田、龙华很多区厚积薄发,有的区后来居上,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态势,我很期待福田发表的文学作品,包括以往出版的作品,能够示范引领,你们以文学成绩成就城市高地,广东省高地,国家高地。作家创作不要局限于地域,要有高地志向,高原目标。”
他还谈到,今年他参加主持过几个大型文学活动,深受启发。他寄语作家们,“要不断向身边,向社会,向时代学习,向更多的领域探索。在创作手法、创作题材上要有独创性。选择主攻方向,既要书写熟悉的领域,又要有勇气拓宽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文学经验,把握时代,保持勤于思考的创作状态,作品才能体现大家境界,成为有思想水平,认知水平的精品……”张忠亮的即兴讲话激励了作家,鼓舞了他们的斗志。有作家说,这就是一堂干货满满的微型文学课。
受资助作家亮相
受扶持的作家代表鲍海兵上台发言时说:我跟福田有缘,从老家来到深圳工作生活26年,日常工作之余,用手中的笔写福田火热的生活,写特区一日千里的变化,写得更多的是福田建设者投身福田建设的动人事迹。福田作协和莲花山文学院举办的 《莲花山》文学内刊、“点灯工程”和“文学福田”出版工程等都是很有口碑的精品项目。这次通过文体专项资金的扶持圆了梦,我们很高兴,以后会更加努力写作,为福田的文化事业添砖加瓦。
作家新书签赠场面火爆
另外,当晚的新书发布会上,福田区作协主席秦锦屏代表深圳市福田区作家协会 、福田区莲花山文学院就2020年度工作,从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创作与发表、社会担当、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做了总结,对2021年的工作做了展望。当她谈到深圳市福田区作家协会是福田区文联旗下11个协会中,最注重强化党建引领,第一个成立党支部的协会,目前会员人数达到775人;他们以文学为抓手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热情投入,用文学和学校,企业架起了联心桥;全年内会员出版了11本专著;创作的作品获(入选)区、市、 省级、国家级奖项共计27项;有6件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在区委宣传部和区文体中心及多位社会贤达人士的扶助下,文体中心与莲花山文学院联合创排的话剧《亲个蛋蛋红黄蓝》在深圳、北京、延安展演后,入选了广东最高规格的艺术节(第十四届艺术节),成为深圳11个区唯一入选省艺术节的话剧;文学院面向延安、湖南等中小学开展的公益捐书助学活动为福田文化人赢得了一定的美誉度时,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新书发布会现场
区文联副主席胡萍说,今晚的活动,让我耳目一新。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现场,希望以后能更好的为辖区的文艺人才服务。政协副主席朱东波建议福田作协把工作的成果,多分享,多宣传,全力当好新时代的文学尖兵,让福田文学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服务大局,先行示范。作家们对这场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点赞连连,对福田区委区政府、区文联、区专项办、区莲花山文学院、区作协心怀感恩,建议“文学福田”出版工程持续推出更多的作家作品,同时向其他区学习,能够奖励在国家和省级期刊上发表作品的作者,树立榜样,同时让更多的人受到鼓舞,共同为福田文学创作做贡献!据悉,第四届“文学福田”出版工程新书发布之后,将会通过进校园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立足辖区,散播文学火种,让福田的文学之花遍地盛开。
附件:新发布的8本书内容简介:
《细读:文本内外》从多学科角度、多理论资源出发,进行宏观的语境分析和文本细读,是作者已臻成熟的理论集。
《深圳温暖》收入作者15篇报告文学,题材重大,立意高远。
《墙角的父亲》通过故交、故土、故事、故知四个纬度,用文学的笔调展现了作者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图景。
《一见如故的季节》是一部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集,以细腻、诗意的笔触建立与山水草木的互动和对话,生发出对于自然、人生和艺术感悟与联想。
《跳舞的雨滴》以女儿、母亲、教师、阅读者的身份记录近三十年生活随感,多角度多侧面展开丰富而真实的生活画卷。
《印在时光里的足迹》书写一群人的爱情、友情、亲情的家国情怀。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伟大改革,赞颂祖国壮美秀丽山河和改革开放富裕后乡村欣欣向荣的景象。
《奔跑的月光》书写了作者身在一线城市深圳的梦想与道路。
《我们都是追梦人·阿福与田仔》小说以通讯工具的不断升级换代为主线,通过阿福和田仔这对表兄弟命运的流传,反映了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幸福的真正要意。
《我们都是追梦人·沉浮记》真实地纪录了颇具时代景观的典型商业案例,反映出人们在当下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困境与突围。
《我们都是追梦人·乌金》作者以悲悯情怀,书写是现代城市之光。
《我们都是追梦人·天行健》弘扬了自强不息、努力奋进的深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