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港人口高龄化趋势持续加剧,退休规划的迫切性日益显著。2023年,65岁或以人士已占全港人口五分之一。根据预测,到2046年,香港65岁以上人口将占整体的36%。这一人口结构转变,显示出策略性退休规划对个人、企业乃至政策制定者的重要性。
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 McKinsey )於2025年7月进行了一项关于退休规划的调查,成功访问了1,245名香港居民,深入探讨不同年龄层在退休准备方面的需求与挑战。调查结果围绕35岁及以上受访者退休时的财务管理、医疗保障及生活模式偏好等方面,揭示出关键洞察。
9月18日,麦肯锡香港分公司资深董事合伙人兼亚洲保险业务主管Bernhard Kotanko先生指出:「调查展示出严峻的现实:七成港人忧虑退休后积蓄耗尽,五成缺乏明确的退休规划。此调查及时而全面地呈现出港人对退休的看法与概况,涵盖财务预备、医疗健康与理想生活模式等多个范畴。这些发现显示理财顾问与保险专业人士需要关注的重要契机。通过推动积极财务规划与医护方案,我们将令银发世代更独立自主及具安全感,让他们活得更丰盛。」
麦肯锡最新报告的核心发现
急切需要寻求专业财务建议、提早规划
高达70%的受访者担忧储备不足以应付退休生活,其中50%更缺乏明确的退休计划,反映港人的退休财务准备明显不足。
调查显示三分之二受访者预期在60岁后退休,20%计划65岁后仍继续工作。然而,近40%对现有投资能否满足退休目标缺乏信心。
仅16%的55至65岁受访者和23%的65岁以上受访者已储备超过1,000萬港元的退休资产。然而,金融机构则建议必须拥有2,000萬港元的投资组合,才可实现舒适的退休生活。
三「不」财务储备困境:
能力不足:40%因财务负担难以储蓄。
知识不足:37%缺乏专业顾问指引,32%认为退休规划工具过于复杂。
意识不足:33%无暇进行退休规划,28%认为退休离自己太遥远。
与传统依赖亲友建议的模式相比,港人对银行客户经理( 51% )和保险代理人( 50% )等专业顾问的信任度更高。此外,社交媒体平台( 44% )及亲友或同事( 33% )的意见亦受到高度重视。
居家安老意愿,推动居家医护解决方案需求
高达86%受访者明确表示希望退休后可居家安老,从而带动对居家医护、个人护理支援及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庞大需求。
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愿意支付相关服务,包括:
居家医护服务(49%)。
个人护理支援( 45% )。
家居清洁( 43% )。
家居改造与智能监测系统(40%)。
交通支援服务( 39% )。
此外,调查显示受访者对于支付传统与创新医疗解决方案均表现出高度的意愿,当中包括慢性病管理与先进治疗方案的需求持续增长,反映出市场对多元化医疗服务的迫切期待。
乐意投资於财务管理、医疗保健与生活整合解决方案,满足个人需求
相较於年轻族群,65岁以上的受访者对于医疗科技解决方案的支付意愿高出10%至20%。
该年龄层人士愈来愈乐意投资於创新医疗服务、慢性疾病管理及维持理想生活质素的服务。
调查显示,退休生活的重点在于「生活质素」,而不单是追求长寿。30%的长者愿意每月支出1万港元於提升生活品质的项目,而25%则愿意每月花费3,000至1万港元於相关开支。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兼香港区总经理石炜麟先生表示:「对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来说,现时为重新思考退休解决方案的关键时刻。业界必须优先考虑透明度高、个性化及创新的方案,以应对由终身入息策略到居家照护服务等各种长寿市场需求。同时意味着大家必须从单纯的产品推销模式,转型为建立全面并以见解为核心的退休解决方案,以真正满足个人对丰盛且有意义的退休生活的需求。」
产业转型契机
调查不仅揭示香港银发世代面临的挑战,更提出多个行业的重要转型方向与发展机遇。
金融机构
更新商业模式,从帮助个人进入退休生活,转向支持他们在更长的人生阶段(包括退休后)获得财务保障。
简化退休规划工具、产品及顾问服务,对于提高香港老龄人口的财务准备至关重要。
医护服务提供者
因应居家安老的喜好需求,扩大居家医护服务范畴,重点发展慢性病管理、预防护理及医疗科技解决方案。
健康生态参与人士
随着银发族追求健康生活并对健身、社交参与及健康服务需求的增加,推出多元定价模式,以应对不同消费能力长者的需要。
雇主
鼓励企业与行业机构合作制定财务健康计划,助员工更好地规划退休生活。
麦肯锡香港分公司副董事合伙人叶茜玉女士指出:「退休不再只是关乎财务保障,更涉及自信、有目标和富有意义的生活。香港银发世代渴望更优质的医护服务、生活体验与自主,这需要能同时满足退休过程中财务与个人需求的整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