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纽约 —— 在全球资本市场寻找“确定性”的当下,港股上市公司龙升集团控股(Dragon Rise Group Holdings)正通过一次激进的战略重组吸引机构投资者的目光。这家拥有48年历史的老牌基建服务商,正在试图通过“资产置换”与“技术引入”,完成从传统建筑向新能源数字资产运营商的跨越。
11月24日,该股单日大涨22.44% ,这一剧烈的市场反应,被华尔街分析人士解读为资本市场对其“换电生态”商业闭环的初步认可。
“宁王”加持:技术护城河的构建 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龙升集团此次转型的最大看点在于其合作伙伴的量级。
根据最新公告,龙升集团全资子公司已与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CATL)旗下的时代电服、一汽进出口及时代小桔签署四方战略协议 。这一合作直接将龙升集团带入了全球顶级的电动车供应链体系。
市场分析指出,宁德时代的背书不仅解决了技术端的信任问题,更重要的是其成熟的换电解决方案(EVOGO)。龙升将在香港推行的红旗E-QM5换电的士,主打“99秒极速换电” ,这种效率在商业运营车辆(ToB)领域具有极高的壁垒。不同于充电桩模式,换电模式的高周转率意味着更强的现金流创造能力,这正是华尔街模型中对于基础设施资产估值的核心指标。
管理层重组:资本运作与国际视野 除了业务端的头部资源整合,龙升集团在董事会层面的调整也显示出其资本运作的野心。
11月21日,公司委任邹舒寄(Mr. Zou Shuji)为执行董事 。资料显示,邹先生拥有深厚的金融背景,现任中盈投资基金及天汇股权管理董事长,同時出任大湾区进出口商业总会、深圳市金融商会执行会长。
在国际投行的评价体系中,管理层的背景往往决定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战略天花板。邹舒寄所具备的国际贸易网络及大湾区政商资源 ,被视为龙升集团打通“绿色金融”融资渠道、将业务从香港拓展至东南亚市场的关键一环。这种“产业老兵+金融精英”的组合,通常是企业进行大规模转型时的标准配置。
估值重构:从 5x PE 到 20x PE 的想象空间 龙升集团目前的市值约为7.23亿港元 。作为一家传统建筑商,其估值长期受限于行业的低增长预期。然而,随着新能源业务的实质落地,其估值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TAM(潜在市场规模)扩容: 龙升不仅瞄准了香港1.8万辆的士的电动化存量替换市场 ,更将香港作为跳板,意图进军拥有6.7亿人口的东南亚右舵车市场 。
商业模式升级: 从一次性的工程收入,转向“车辆销售+电池租赁+换电服务+碳资产管理”的持续性收入模式。
对标效应: 在美股和港股市场,新能源运营商的市盈率(PE)往往远高于传统建筑企业。如果龙升能按计划在2026年Q1实现交付 ,并落实300辆首批订单及后续换电站网络 ,市场极有可能按照科技/能源股的标准对其重新定价(Rerating)。
投资风险与展望 尽管战略蓝图宏大,但执行力仍是关键。2026年第一季度的首批交付将是验证其供应链整合能力的“考卷” 。
综上所述,龙升集团正在经历典型的“壳资源重塑”。对于寻求Alpha收益的全球投资者而言,这是一家拥有“宁德时代技术背书”与“香港金融中心资本优势”的独特标的。随着红旗换电的士在启德北的正式亮相 ,龙升集团已正式拿到了一张通往全球新能源出行市场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