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20日),以“全面对接大湾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的2018粤港澳合作论坛在清远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进行制度创新,周边地市也应抓住机遇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还共同见证了清远市与英国大伦敦区巴金-达格南自治市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备忘录及12个粤港澳合作项目的签约。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表示,粤港澳合作的未来,需最大限度提高协同效应,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交通、人流等方面的高效流动。要充分利用港澳的国际优势,提高大湾区国际竞争力,共同扩大三地官、商、学、民沟通交流,促进多层次、全方位、有效益的合作。
广东省副省长陈良贤在致辞中表示,广东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粤港澳合作事业创新发展,切实担负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职责,在“协同”“创新”上下功夫,以民生福祉、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设施联通等建设为重点,着力形成粤港澳协同发展新格局,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王福强指出,粤港澳三地制度不同,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需要构建开放创新平台,争取国内创新资源向湾区集聚,同时需要降低基础性成本,拓展改革空间、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郭万达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发展,清远可成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外溢承载地”,将催生大量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需求,这一转变为清远创造了新机遇,他认为大湾区将在10—15年内形成大都市圈,“清远位于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内,完全可以与大湾区全面对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