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新闻发布会将于4月8日在越众历史影像馆举办

云鼎
2019-04-01 18:53:07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以下简称“侯奖”)是根据已故纪实摄影家侯登科的遗愿——将其所有作品进入市场所得全部用于奖励“像我一样工作的摄影师”(侯登科语)——而设立的。

作为国内第一个民间的、公益的、以摄影家个人命名的摄影项目奖,“侯奖”致力于推动纪实摄影对于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关注,充分理解人性,呼唤人类良知与社会公正,并拓展纪实视野。同时,将对传统纪实精神与方式的传承与突破作为基本精神,并鼓励纪实的个性化表达,以帮助纪实性拍摄的摄影作者,推进纪实摄影在中国的发展。

自2007年开展首届奖项评选以来,“侯奖”(每两年一届)已举办了六届,走过了十二个年头。六届评选期间,“侯奖”收到无数份来自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们的投稿,累计共有119位摄影师成功入围及提名,最终有16位获得“侯奖”资助。

多位获奖摄影师在项目起步阶段,便得到了“侯奖”的关注,并在“侯奖”的资助下得以完成项目的拍摄。他们和他们的摄影项目因“侯奖”的大力推动而逐渐被摄影界及社会大众所关注,并逐步走向国际。

从历届“侯奖”所推出的作者、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侯奖”一直同行于当代中国摄影发展的进程之中。

2019年,“侯奖”即将迎来第七届。经“侯奖”组委会研究决定:从第七届开始,组委会设立在越众历史影像馆,并于4月8日10时30分在越众历史影像馆举办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新闻发布会。

届时将公布“侯奖”新一届的组织机构、章程、评选细则、学委团队和全新的视觉形象,并正式启动第七届“侯奖”的作品征集。

十二年来,“侯奖”始终坚持向非职业的、年轻的、需要资金帮助完成其摄影项目的摄影师以及向那些默默无闻、持续关注他人生命的摄影者倾斜,鼓励和扶持摄影的民间力量生长;始终关注真正来自底层的文献,注重拍摄者的“问题意识”,不认同碎片的、散漫的拍摄,寻找真正有拍摄难度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一个“注入侯登科全部理想”的民间影像助推与接力,和它在中国当代纪实影像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已在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关于侯登科纪实摄影奖

侯登科是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坐标式人物。他是一位用影像对人性进行积极而深刻的探索的践行者。他独特的阅历与人格魅力、独特的追求与精神格局,在中国摄影界实属罕见。侯登科以他的苦难与尊严共存、温情与忧虑相糅的“现世”主义的纪实影像,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尤其是中国当代农村社会所发生的深刻的内在与外在的变化留下了宝贵的纪录。

资助纪实摄影家,推进纪实摄影是他的遗愿。“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以下简称“侯奖”)是根据侯登科生前的遗嘱——将其所有作品进入市场所得全部用于奖励“像我一样工作的摄影师”(侯登科语)——而设立的。

作为国内第一个民间的、公益的、以摄影家个人命名的摄影项目奖,“侯奖”致力于推动纪实摄影对于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关注,充分理解人性,呼唤人类良知与社会公正,并拓展纪实视野。同时,将对传统纪实精神与方式的传承与突破作为基本精神,并鼓励纪实的个性化表达,以帮助纪实性拍摄的摄影作者,推进纪实摄影在中国的发展。

自2007年开展首届奖项评选以来,“侯奖”(每两年一届)已举办了六届,走过了十二个年头。十二年来,“侯奖”始终坚持向非职业的、年轻的、需要资金帮助完成其摄影项目的摄影师以及向那些默默无闻、持续关注他人生命的摄影者倾斜,鼓励和扶持摄影的民间力量生长;始终关注真正来自底层的文献,注重拍摄者的“问题意识”,不认同碎片的、散漫的拍摄,寻找真正有拍摄难度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多年来,“侯奖”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包括每一位申报作品的摄影者,历届的评委们以及无偿奉献的志愿者们。

六届评选期间,“侯奖”收到无数份来自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们的投稿,累计共有119位摄影师成功入围及提名,最终有16位获得“侯奖”资助。从历届“侯奖”所推出的作者、作品,就可以清晰地呈现出:“侯奖”一直同行于当代中国摄影发展的进程之中。

而从第二届开始,“侯奖”开始实施“裸评”,秉承公开、透明的原则,全程记录、公开评选过程,公布入围作品、提名奖及最终获奖等。多年来始终坚持这般公平公正的评选方式,也是“侯奖”在中国尤其年轻一代的群体中赢得尊重的理由。

同样也是由第二届开始,志愿者的工作方式一直持续至今。他们是“侯奖”得以顺利展开的一大保证。他们的热情不仅是来源于工作同时的现场观察,在评选的整个环节,看到每个评委的观点和意见,不同观点的现场争论,而是在于为之贡献了一份力。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一个“注入侯登科全部理想”的民间影像助推与接力,和它在中国当代纪实影像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已在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粤港澳都市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0: 0

相关标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