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通史 俯瞰一整部人类科技文明史

云鼎
2019-07-06 15:01:19

76下午由中共南山区委宣传部、南山区科技创新局主办,中信出版集团、深圳书城南山城承办的科技驱动历史 创新引领南山“吴军博士全新科普力作《全球科技通史》新书发布会在南山区人才公园举办,这是吴军博士首次从科技视角串联历史,以能量和信息两条主线,系统阐述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绘制了一幅科技驱动历史的恢宏画卷,既从不同角度对人们熟知的常识进行解读和剖析,又挖掘出许多新的观点,让读者见微知著,感受科技叠加式进步的魅力,看见未来。

理解科技叠加的魅力,就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

大部分人谈到历史的时候,关注的是国家的兴衰、王朝的更替,往往忽视了科技的力量。虽然有史记载的人类文明有过众多伟大的事件,但吴军博士认为,最伟大的就是工业革命。原因很简单,如果没有工业革命,不管在哪一种文明中,不管采用哪一种政治制度,不管信什么样的宗教,不管你吃什么,你是吃的蔬菜,还是吃肉,不管怎么着,没有工业革命,2000年人类的生活是没有什么进步的。

有了工业革命以后,到今天200多年,英国GDP从800美元上升到4万美元,涨了50倍,过去1800多年没怎么涨现在短短50年涨了500倍,中国从800美元,涨到9000美元。不仅收入如此,人的寿命增长的曲线,在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也是直线往上走,1950年,中国的人均寿命只有39岁,现在的寿命预期超过80岁,很短的时间翻一番。而上次人均寿命翻一番还是农耕时代开始的时候,那个时候人均寿命20岁左右,翻一番,花了一万年时间,第二次翻一番,我们只花了60年的时间。这就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

所以,科技是我们人类文明各个因素中唯一可以叠加式进步的一个力量,至于怎么理解可叠加式的进步,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有一块钱,明天有两块钱,后天有四块钱,再后天有八块钱,你慢慢的挣钱你这么挣上去,就是可叠加的。假如你今天挣一块钱,明天挣一块钱,后天还是挣一块钱,再大后天还是一块钱,你的进步不可叠加,只是很简单的递增。

而我们在北京市生存,你必须有可叠加式的进步,你今年挣20万,明年还是20万,后年还是20万,你永远买不起房子。但另外一种情况,你今年挣20万,明年挣40万,后年挣80万,你就买得起房子,北京这一带的房子,是山西煤老板买的吗?不是,是限购,是温州炒房团买的吗?不是,是限购,一定是在北京工作的人买的,但他凭什么买得起?因为他对这个城市的贡献,超过了平均水平,你不可能说,对这个城市贡献不到平均水平的人买得起房子,超过平均水平的人反而买不起,这不可能,为什么他的贡献超过平均水平,接下来带来的收入超过平均水平,他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只有20万、30万,但是很快他可能5倍、10倍的收入在往上涨,这是可叠加式的进步,理解这个逻辑,你才有可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

科学重要的不是一个结论,是一个方法。

现场,吴老师解释科学是什么?科学的重点在于什么?科学重要的是一套方法,用这套方法,我们可以过滤出那些不正确的东西,保留出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保留出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以后,是否都正确,不知道。可能我们还要有更好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的研究,把里头有一部分正确东西挑出来,错误的东西抛出去,经过一次次迭代,我们知识增加,见识上涨,我们越来越接近于真理,这是科学本身的作用。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并非巧合,而是有着很多的历史必然性。19 世纪出现大量机械、电力相关的技术,20 世纪出现大量信息技术,接下来的21世纪会出现很多生物技术,这些都是有内在逻辑性的。科技发展的偶然与必然,科学认知方法的与时俱进,都有迹可循。当我们全面了解了科技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是怎样一环扣一环地发展的,就能够把握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做到自觉地、有效地发展科技。

提到自己的新书,吴老师说,这次以“能量”和“信息”作为科技发展史的两条主线,主要原因是:其一,我们的世界本身就是由能量和信息构成的;其二,它们可以量化科技发展水平,解释清楚各种科技之间的关系。任何事物一旦量化,你就会清晰地看到,整个科技史,从过去到未来,都与能量和信息直接或者间接相关。

趣闻轶事组成的硬核科普读本

活动最后,吴军老师总结说,了解我们今天所处的位置,你会发现其实我们是很幸运的,你带来你祖宗170代的运气来到这个世界上,继续往前走,得了这个运气,不做点事情,你真的不好意思,就辜负了祖宗170代,至于怎么做事情获得可叠加式的进步,必然性的失败比偶然性的成功要好,千万不要怀侥幸心理,必然性失败你总结经验,你还能获得成功,偶然的成功没有下一次了。

回到新书,《全球科技通史》书名虽然十分硬核,但却粉碎了知识的硬核,从纵览学科体系开始,分成远古科技、古代科技、近代科技和现代科技四个部分,详细描述了几万年来农业、数学、天文、地理、物理、医学、工业、生物等各个领域关键性的人物、事件、发明及意义。可以说,吴军博士以史海撷英的笔法,快速构建了宏大的学科知识图谱,既纵观全局,又能把握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构建的是庞大知识体系的框架,脉络清晰,通俗易懂,填充知识库,初中生都能看懂,完全是一本未来知识体系的导读本,可以说是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粤港澳都市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0: 0

相关标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