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惠州机遇在这些方面

谢琳
2019-07-09 11:32:46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的大湾区机遇在哪?如何参与大湾区建设?惠州该怎样发力?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形成了广东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施工图和任务书。

据统计,在《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中,多处提及惠州城市重点产业发展,尤其是惠州先进制造业、石化新能源、大健康产业等内容,几乎全部参与《实施意见》与《行动计划》重点部署中。

从词频统计来看,《实施意见》中珠三角9个城市的名称出现频次各有不同,惠州直接出现14次,在9市中排在第6位,比惠州经济总量全省第五的名次稍低,出现次数少于广州(66次)、深圳(56次)、珠海(36次)、佛山(18次)、江门(18次),略高于东莞(13次)、中山(12次)、肇庆(11次)。

其中,《实施意见》出现20多处惠州元素,其中14次直接“点名”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稔平半岛、惠州机场、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中韩(惠州)产业园、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等均被写入其中。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机器人制造等,《实施意见》将惠州作为主要发展城市,提出在重点产业、细分领域等方面发挥优势,做强做大。另外,惠州重大项目装置,也成为《实施意见》中加快推进项目,尤其是惠东港口等海上风电场、惠州核电、两大科学装置等项目,全部纳入《实施意见》中。

潼湖生态智慧区与中韩(惠州)产业园受关注

《实施意见》中提及建设潼湖生态智慧区与中韩(惠州)产业园,惠州两大园区发展倍受关注。

《实施意见》指出,在潼湖生态智慧区中,要深化与香港企业、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共建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示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创新创业活力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而中韩(惠州)产业园要打造成国际合作园区。

《实施意见》还提出,要积极推进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建设。据悉,该青创基地预计本月运营,惠州为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到此创新创业,出台了《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专家分析:惠州要蓝色带动、创新引领与开放发展

省政府智库成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文宏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是国家战略,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大有可为,重要的是城市要找准在大湾区的定位。他认为,惠州在大湾区中资源优势与区域优势明显,是大湾区的智造高地、国际旅游目的地、枢纽城市与绿色生态城市。

他建议,惠州要强化蓝色带动,充分发挥惠州港口、区位和石化产业规模化综合发展优势;强化创新引领,发挥惠州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的优势,经济吸纳香港、深圳、广州等地成果来惠州转化;强化开放发展,抓住大湾区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机遇,着力提升惠州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一起来看看《实施意见》与《行动计划》中的惠州元素吧!

区域合作发展

1、推进区域深度融合发展

支持开展大湾区内地跨行政区经济合作探索,推进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建设。

2、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

重点产业

3、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

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

4、加快建设海上风电场

加快建设珠海桂山、金湾,惠州惠东港口等海上风电场。

5、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积极接收“西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按照国家部署推进惠州核电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台山核电二期、岭澳核电三期工程前期工作。

6、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散裂中子源、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先进制造业

7、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以广州、深圳为重点,珠海、惠州、东莞、中山、肇庆等市协同参与,推动在高端芯片、新一代显示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高端制造装备与检测装备、核心零部件和材料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8、加快建设智能汽车产业集群

以广州、深圳、佛山为重点,珠海、惠州、东莞、江门、肇庆等市协同参与,推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网联技术、氢能源电池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智能汽车产业集群。

9、协同推进机器人产业集群建设

支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发挥各自细分领域优势,在伺服系统、减速器、传感器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上取得突破,协同推进机器人产业集群建设。

10、培育壮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以广州、惠州等市为重点,强化石油化工产业空间集聚,延伸和完善石化深加工、精细化工产业链,培育壮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亿纬锂能软包三元电池生产车间。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李松权 摄

园区建设

11、支持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

深化与香港企业、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共建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示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创新创业活力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重点在半导体、物联网、智能制造、科研服务、文化创意等方面与港澳开展全方位合作,建设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携手港澳打造绿色生态城市示范区,建立绿色低碳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培育绿色、循环、低碳产业链,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12、建设国际合作园区

高水平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中韩(惠州)产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

交通规划

13、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加快推进广州、深圳、珠海、惠州等机场改扩建,新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

14、加快大湾区快速轨道交通建设

加快推进广州经湛江至海口、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广州经汕尾至汕头、赣州至深圳、岑溪至罗定等铁路项目建设。

15、完善大湾区高速公路网

推动汕头至湛江、武汉至深圳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沈海高速(G15)和京港澳高速(G4)、长深高速(G25)等国家高速公路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

休闲湾区建设

16、加快建设滨海旅游度假区

加快建设珠海万山群岛、江门川山群岛、惠州稔平半岛、深圳大鹏半岛等一批滨海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一批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滨海特色风情小镇,探索以旅游等服务业为主体功能的无居民海岛整岛开发方式。

17、探索海上旅游航线

探索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

惠州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3.6公里,是广东省海洋大市之一。这是惠州优美壮丽的双月湾风景。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方炳徐 摄

创新创业

18、推进港澳青创基地建设

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将符合条件的港澳创业者纳入当地创业补贴扶持范围,积极推进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等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

19、加强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合作

保障内地供港澳食品安全,支持港澳参与广东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信誉农场”建设,高水平打造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环境保护

20、统筹陆海水环境综合整治

推进深圳河、广佛跨界河流、茅洲河、淡水河、石马河、东莞运河等流域综合整治。

粤港澳都市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0: 0

相关标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