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午,深圳市罗湖区正式发布《罗湖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方案》提出,罗湖将推动深港在金融、高端商务、科技、消费等经济领域,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深度合作,打造国际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和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典范区。
预计到2020年,罗湖将实现口岸交通枢纽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三大平台(深港口岸经济带、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成形、深港社会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绿色生态宜居城区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的目标。
本次发布会上透露,以新兴金融、科技创新、新型消费、高端服务为重点,依托城市更新,拓空间、优环境、强配套,破解“四个难以为继”,罗湖将着力构建“两轴三带”发展新格局,努力建设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和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典范区,争当粤港澳深度合作的“桥头堡”和“引擎区”。
此外,罗湖还将在“深港国际教育城”内规划建成从学前教育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全过程国际学校,还将争取建设大湾区国际职业培训中心和大湾区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未来三年,罗湖将新建学校6所,总投资约14亿元,新增约10000个学位;拆建学校11所,总投资约10亿元,新增约4000个学位;推进18所学校“上天入地”工程,总投资约15亿元,新增约2000个学位。
在交通方面,罗湖将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进一步加大轨网密度,继续保持在全市前列。今年,罗湖将完成莲塘口岸周边人行系统品质提升工程,全年实现不少于13.6公里的自行车道新改建,并新建、改建一批市政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