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将研究制定商务领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

七七
2019-12-09 18:01:04

12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介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任鸿斌表示,《指导意见》共10个部分34条。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明确到2022年贸易结构更加优化,贸易效益显著提升,贸易实力进一步增强。第二到第七部分,提出加快创新驱动、优化贸易结构、促进均衡协调、培育新业态、建设平台体系、深化改革开放等六方面的任务。第八和第九部分,强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和互利共赢,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十部分,推动组织实施,健全法律法规、政策支持等保障体系。

《指导意见》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突出创新驱动,强化制造业创新对贸易支撑作用,增强贸易创新能力,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强调协调发展,鼓励绿色贸易,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产品进出口,实现可持续发展。贯彻开放理念,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共享原则,谋求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二是将“五个优化”和“三项建设”作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指导意见》强调,要积极推进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经营主体、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近年来,“五个优化”取得积极成效,与2012年相比,2019年1-10月,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提高5.5个百分点至48.8%;中西部地区出口占比提高3.9个百分点至18.1%;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高0.7个百分点至58.3%;民营企业出口占比提高13.8个百分点至51.4%;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至58.2%。《指导意见》还提出,建设平台体系,发挥对贸易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商务部加快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际营销服务网络和贸易促进平台“三项建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于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将深化改革作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过去几十年中国外贸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潜力的结果。《指导意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外贸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激发制度的活力和创新的潜力,推动外贸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竞争新优势转变。

四是将进一步扩大开放作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高水平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建设性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贡献更多中国倡议、中国方案,加快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任鸿斌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商务部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根据《指导意见》,研究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制定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各地方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稳步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任鸿斌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国两制”方针下的实践创新。不仅将是本世纪中叶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经济引擎,也将是发展“一国两制”,推动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先行示范区,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为积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商务部牵头在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合作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经贸专责小组,就粤港澳大湾区的要素高效便捷流动、促进粤港澳三地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关于商务领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将CEPA扩大开放的优惠措施在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先行先试,推动大湾区全面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率先探索与港澳经贸规则对接,带动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型开放,支持香港、澳门参与大湾区珠三角九个城市市场体系建设和消费升级。《意见》包含六大方面27项具体举措,涵盖了消费、流通、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重点领域,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商务领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策指引。

粤港澳都市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0: 0

相关标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