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联合深圳发布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基建总体情况和发展优势,并对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做了解读。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在会上表示,深圳具有“基础研究+企业研发”的创新“双引擎”,率先攻克一批“新基建”的关键核心技术。随着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布局建设,可以加快补齐原始创新能力短板,形成“基础研究+企业研发”的创新“双引擎”。接下来,深圳将进一步发挥电子信息产业链完备、产学研融合创新、以及高度市场化等优势,在新基建建设方面率先探索出“深圳特色”之路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坚朋介绍,《实施意见》明确了深圳新型基础设施的定义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有数字驱动、技术迭代、产业赋能等特点,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大类。“深圳星”的成功发射,就是深圳超前部署信息基础设施的一个案例。
深圳新基建的总体考虑是抢抓机遇,坚持科技引领、应用驱动、协同建设、数字赋能、开放共享的基本原则,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载体,构筑数字时代的关键基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营造有利于新基建发展的制度环境,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发展,着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深圳新基建的建设规模和创新水平位居全球前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智能泛在、融合高效、科产协同的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带动信息产业升级提供崭新机遇,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实施意见》提出了6大重点任务,梳理了20项主要工作,36项具体事项。在超前部署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深圳主要是建设五张通信网络、四类算力设施、三大数字技术设施,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领先的5G之都,打造“双千兆城市”,以鹏城云脑和深圳超算中心为依托打造全球智能计算和通用超算高地等。
在全面升级融合基础设施方面,深圳围绕制造、交通、能源和市政等四大领域,突出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引领作用,打造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名城,加快构建智能化现代交通体系。
在统筹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方面,聚焦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设施集群。到2025年,深圳将有不少于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加快深圳市新基建建设进度,市区两级联动谋划梳理出了首批新基建项目总计95个,总投资4119亿元,预计本年度可形成投资1006亿元。其中,社会投资项目34个,总投资2447亿元;政府投资项目61个,总投资1672亿元。
《实施意见》还从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项目库、优化发展环境和强化安全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推动公共设施向5G基站、管线、机房等开放,支持免收基站租赁、资源占用等费用。
曾坚朋表示,下一步,深圳将全力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全面落实《实施意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数字时代“硬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