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社会学家罗萨(Hartmut Rosa)的加速批判理论,在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生活节奏加速的现代性中,诞生了空间、物界、行动、时间和自我等各种新”异化“。而设计作为消解“异化”过程中的一种艺术语言和社会力量,筑建起我们和世界之间的“共鸣轴”,提供了新的思考对象和实践路径。
11月24日,由华·美术馆主办的D-TALK系列设计论坛第十三期以“设计与社会新景观的共鸣”为主题,借助我们现下的行动方式和对未来景观的想象,探讨新型生活方式的设计和艺术创意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和社会永续发展的价值共生。来自国内外的建筑、设计行业专家共聚一堂,就当下社会转型的形态下,城市如何通过规划实践来承载未来的生存智慧;也在适应和驾驭持续变更的加速世界途中,回归和探寻人类本身的社会行为秩序演化及其价值进行了深入讨论。
瑞安·玛金克(Rianne Makkink):来自荷兰,建筑师,毕业于代尔夫特技术大学建筑系。在2014 -2017期间,她分别于阿姆斯特丹建筑学院、爱因霍芬设计学院、奥地利昆斯特大学担任过导师。
活动当天, Rianne Makkink带来了一场以“文化工业——走向物自体”为主题的演讲。据悉,Rianne Makkink与设计师Jurgen Bey一起于2002年创立了Studio Makkink&Bey。该工作室的设计基于已经存在的功能、结构和物件来构建故事场景作为开端。网络化系统性的思维让他们能够在语境、设计对象和功能之间建立起连接。通过高精度的分析和编程,每个区域、 建筑或产品得以被最大限度地开发和使用。他们的研究内容包括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双重用途、食物生产以及社会和经济系统。
伦纳德·凯利·林德奎斯特(Leonard Kelley Lindquist):美国艺术空间(Artspace)创始人。Artspace是一家非营利组织,它利用房地产开发的方式,建造出更实惠宜居的给艺术家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是美国首屈一指的艺术设施开发商。在过去的30年里,Artspace引领了一场由艺术家主导的社区转型促进运动,并在全国范围内为数百个社区和艺术组织提供咨询服务。
活动当天,Leonard Kelley Lindquist带来了一场以“ “艺术空间”的筑建之路”为主题的演讲。据了解, Kelley Lindquist于1971年以最优等生的荣誉毕业于著名的塞塔大学布莱克学院。他因建立美国领先的非营利创意社区“Artspace”项目公司享有国际盛誉。他在全国拥有和运营50个混合用途艺术房产项目,为低收入艺术家及其家庭提供了超过1500个居住/工作单位,并且每年提供300多万美元的租金补贴。近500名商业租户包括艺术和文化组织、创意企业家和小型企业,也以低于市场价格的租赁Artspace的空间。
陈永兴:建筑师,东海大学建筑系毕业,水牛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活动当天,陈永兴带来了一场以“乡村作为设计创作基地的蓝海”为主题的演讲。据悉,陈永兴在日本象设计集团任职多年,并全程参与了陈定南县长所开启的公共工程宜兰经验,完成冬山河亲水公园计划及宜县政中心计划。并在2009年于台南后壁区土沟村三合院古宅中成立水牛建筑师事务所,带领年轻建筑师以乡村为基地,嘉南平原为核心舞台展开多样性不同尺度的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及社区营造事务。完成台南乡村风貌整体规划及嘉义景观纲要计划,台南盐水镇及云林土库镇,屏东潮州镇及万峦乡的小镇风貌整体规划设计,土沟村的农村再生计划,也关心离岛金门及澎湖的聚落景观规划,立地乡村与世界接轨。
汤姆·诺达克(Tom Nordyke):来自美国,艺术空间(Artspace)联合创始人。Tom Nordyke在艺术、房地产和公共政策方面工作了三十年。其事业起步于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并获得欧洲历史文科学位。多次发表关于经济发展、艺术、创意产业和历史保护等话题的演讲。
活动当天,Tom Nordyke以“以艺术营造活力社区”为主题进行了演讲。据悉,2003年Tom Nordyke创立了Noordijk, inc.,后更名为W+NOORDIJK,从事全美艺术相关的房地产项目,房地产开发、咨询、租赁、设计和金融。除了积极运行W+NORIDIJK,他于2015年返回Artspace从事特殊项目开发工作。
冯晖:硕士研究生,高级规划师
活动当天,冯晖以“一个可以步行的城市——华侨城规划建设实践思考 ”为主题进行了演讲。据悉,冯晖在城市规划上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曾是2000年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访问学者,1989年在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1992年担任珠海市横琴规划局局长、1999年担任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2002年就职华侨城集团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2003年就职上海天祥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2009年就职深圳招商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就职顺德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就职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袁长庚: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哲学博士(人类学专业)。
活动当天,袁长庚以“ 废物·异物·礼物:我们时代的症候与民族志的想象力 ”为主题进行了演讲。据了解,袁长庚研究方向主要是医学人类学;身体理论;全球化;族群与民族主义;发展研究;教育人类学;道德人类学;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数字人类学;后社会主义;现象学人类学。
圆桌讨论嘉宾
冯峰:深圳华·美术馆执行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实验艺术系主任,澳门特区创意文化产业中心顾问。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及中国南方重要的艺术家,冯峰多年来从事艺术与设计教育工作以及当代艺术、设计、公共艺术等多个领域的跨界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曾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挪威等多个国家展出。并在巴黎、北京、广州、深圳、香港、上海等地举办个人艺术展览。著有:《时间的残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易凯:美国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项目主任。现工作和生活在美国洛杉矶。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并留校任教。1985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攻读油画硕士研究生,1988年获硕士学位,并从部队转业至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任教。1990年赴美作为职业艺术家和大学教授在美工作、生活。作品被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日本富田博私人艺术博物馆、中国北京画院等世界各地艺术机构、公司和个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