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在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就广东如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落地进行了介绍。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表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广东将发挥各地的地理优势,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携手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强化跨境基础设施对接,推动粤港澳三地高水平互联互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携手打造“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区,并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携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加快推进合作发展平台建设,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葛长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服务体系,须要完善便利港澳同胞在大湾区内地发展配套政策。广东将优化提升空间发展格局,强化轴带支撑功能,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强化大湾区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目前,广东省需着眼中期安排,把近中期看得比较准的、可以加快实施的重点工作分解为9个方面、共100条重点举措,进一步量化阶段性目标。此外,省大湾区办还在研究制定广东推进大湾区建设2019年工作要点,把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市各部门,加强督促协调,加快推进实施。
此外,发布会还重点聚焦了广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据了解,目前,广东落实中央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先后推出18项、35项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举措,全省可招收港澳学生高校达50所,港澳资医疗机构达48家。此外,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落户的创业团队达360多个,从业、就业人员接近4000人。同时,推进实施港澳居民居住证政策,目前全省已受理申领量超过9万张。另外,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期工作目前也在顺利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户南沙,6所香港高校在深圳设立72个科研机构,转化成果及技术服务近300项,粤港联合创新资助项目151个,省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办法、港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的若干规定也相继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