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出席「名师高徒」导师计划启动礼时表示,政府一直为青年人推出多项内地实习交流活动及大湾区创业计划,包括提供内地和海外实习机会的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和企业内地与海外暑期实习计划;以及资助非政府机构举办内地交流团的青年内地交流资助计划,鼓励年轻人要亲身走访和认识内地和大湾区的最新发展等,今年香港计划与广东省政府合作成立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构建一站式的资讯、宣传和交流平台,全力支持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发展和创业。
据介绍,「名师高徒」导师计划是港科院与本港科学家及工程师去年携手推动科普教育的新猷之一。林郑月娥认为,人才是香港向前迈进的最重要元素,而教育就是培育人才的关键。“自我上任以来,已把投放在教育的新资源,由原先承诺的50亿元经常开支大幅增加至83亿元。我们鼓励在中学阶段推行科普教育,为培育香港科技人才及早铺路,政府将会投放五亿元,在未来三个学年推动中学IT创新实验室计划,向每一所政府资助中学提供大概最多100万元,以增添资讯科技设备和专业服务,或者举办能推动崭新资讯科技的课外活动,例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端运算、大数据等,使中学生更早接触和了解各项科技大趋势,建立稳固的资讯科技基础。”
据介绍,香港在去年推出博士专才库,资助合资格机构及公司聘用博士后专才从事研发工作,并一直透过研究员计划,资助聘请本地学士及硕士毕业生进行研发工作,这两项计划至今已经分别资助超过400名博士后专才和3,700名研究员投身科研工作。
林郑月娥表示,国家一直大力支持香港的创科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上月正式出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56,000平方公里,人口接近7,000万、经济总量已超越南韩,大约达16,000亿美元。大湾区是国家其中一个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发展潜力庞大,可以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能,为青年人提供拓展事业的新空间。
规划纲要其中一个重点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在创科领域上的资源和优势都很突出,拥有庞大的市场、转化科研成果和先进制造的能力。而香港则拥有国际化、世界级学府和教育配套、雄厚的科研实力、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优势,可与大湾区内各城市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过去一年已有多项措施推出,促进大湾区内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加快在大湾区内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而香港在金融方面有优势,有助推动科技成果作商业应用。大湾区不仅具备潜力成为东方矽谷,更加可以成为同时具备矽谷和华尔街功能的城市群。
据悉,香港最新公布了在青年发展基金下推出两项全新资助计划。第一个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资助非政府机构为本地青年提供创业支援和孵化服务,协助他们落户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双创基地,并为青年提供配对资金,每个创业团队最多可获60万元资本资助。另一个计划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资助计划,资助非政府机构举办短期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项目,让青年人认识当地的创业环境和政策,亲身体验打算落户的创业基地。而我于3月1日在北京宣布经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同意推出的八项措施中,便有一项是广东省向到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与广东省青年同等的创业培训、一次性创业资金、租金等补贴。上述分别由广东省政府和特区政府推出的措施,将为香港青年和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