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措施。10月19日,为进一步打造我市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在深圳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牵头联合市税务局、市公安局、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等部门通力合作,以切实提升企业的办事感受为目标,全力打造的“开办企业一窗通(市场监管、税务、公安、银行联动)”正式上线运行。
一、改革背景
2018年5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将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5月1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国发办[2018]32号),要求进一步简化企业从设立到具备一般性经营条件所必须办理的环节,压缩办理时间,2018年年底前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要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一半以上,由目前平均20多个工作日减至8.5个工作日。同时,广东省委省政府也对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市要确保年底前圆满完成国务院部署的工作任务。
二、改革目标
主要实现三大目标:一是通过搭建“开办企业一窗通(市场监管、税务、公安、银行联动)”系统实现市场监管、公安、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二是推行企业开办一次提交、共享交换,同步办理、限时办结“开办企业一窗通(市场监管、税务、公安、银行联动)”新模式。三是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内,比全国快4.5天,比全省快1天,继续保持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全国、全省前列。
三、改革实施情况
(一)实施并联审批,推行“开办企业一窗通(市场监管、税务、公安、银行联动)”新系统。原有的开办企业流程需要企业按先后顺序分别到不同部门申请,各部门都有一定的审核时限,以串联的方式进行办理。接到改革任务后,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开会研究,对原有的开办企业流程进行调整,改串联为并联,并将开办企业环节由4个减为3个。3个环节分别为:“多证合一”商事登记、刻制公章、申领发票。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取消了“名称预先核准”环节,成为目前广东省开办企业具有最少程序和环节的城市。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结合各相关部门商议的业务流程改造情况起草了工作方案,经多次征求意见不断完善后,今年8月24日,由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市公安局、深圳市税务局、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四个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市质联[2018]13号),在今年9月底将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压缩至4天内,其中商事登记2天,刻制公章1天,申领发票1天。另外,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邝兵主任亲自带队与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主要领导进行座谈,8月3日双方签订了《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将提高银行开户效率、缩短开户时间与整体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有效衔接、统筹推进。
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牵头设计了“开办企业一窗通(市场监管、税务、公安、银行联动)”系统,通过系统并联审批,将公安、税务等部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进行信息对接,以提升企业的便利度。实现商事登记、公安、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系统的互联互通,刻章、申领发票和银行开户并联办理,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压缩开办时间并联审批,推行企业开办“一次提交、共享交换、同步办理、限时办结”的“开办企业一窗通(市场监管、税务、公安、银行联动)”新模式。各部门组成系统开发技术协调小组专门负责系统开发工作。为保证任务件件有落实,对各部门的责任进一步细化,例如开发“开办企业一窗通(市场监管、税务、公安、银行联动)”系统由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负责;开放“印章数据系统”接口与“开办企业一窗通(市场监管、税务、公安、银行联动)”系统关联,开发“印章管理系统”客户端由市公安局负责;“开办企业一窗通(市场监管、税务、公安、银行联动)”传输商事主体登记信息到电子税务局系统,同时引导纳税人申领发票等由深圳市税务局负责;开放“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系统”接口,与“开办企业一窗通(市场监管、税务、公安、银行联动)”系统关联由深圳人行负责等。全链条各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定时通报进度解决问题,力保系统顺利上线。
(二)深挖潜力,全力改进窗口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在商事登记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而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还通过改进窗口服务工作等方式深挖潜力,提高登记效率。一是抽调工作人员或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窗口后台人员,同时挖掘自身潜力、科学配置窗口人力资源,压缩科室非受理岗位人数,要求一人可以身兼多岗,为窗口负责人开通受理权限,缓解窗口人手严重不足的状况;二是窗口自行调整预约号量,通过加班延时服务等方式解决积压业务,各单位调整后的预约号量基本是满负荷运行;三是强化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满足办事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四是加强督促力度,定期通报各大厅业务办理情况。实施相关措施后,各大厅和办事窗口建立起了良性的竞争氛围,在现有条件下全力缩短排队等候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各大厅办事秩序良好。
四、改革亮点
主要体现四大亮点:一是办理时间更短。我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天,广东省政府要求为5天。国务院要求为8.5天。二是系统上线更快。我市“开办企业一窗通(市场监管、税务、公安、银行联动)”系统今年9月底上线试运行,而广东省预估在今年年底上线。三是专线联接,数据融合安全性高。为了保障金融数据安全和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开办企业一窗通(市场监管、税务、公安、银行联动)”系统与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影像系统采用专线网络提供稳定的、不间断的、大容量的传输服务。四是流程再造,审批速度快。通过梳理商事登记过程中的痛点阻点,“开办企业一窗通(市场监管、税务、公安、银行联动)”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再造并完善了企业从登记到刻章、申领发票、银行开户等开展经营前的各类必需流程,各部门由原来的串联审批切换为并联审批。
五、改革成效
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始终将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立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企业和社会公众迫切希望解决的效率低、环节多、时间长等问题为重点,提升办理企业开办事项的实际体验,进一步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降低了准入门槛、减少了开办环节、压缩了开办时间、提高了开办效率,大大提升了开办企业的便利化程度。截至2018年9月底,全市累计实有商事主体305.4万户,其中企业193.1万户,个体户112.3万户。全市每千人(按市统计局公布的深圳市2017年常住人口1252.83万人计算)拥有企业154.1户,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未来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还将继续锐意改革,“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不断拓展服务方式,探索微信办照等新型登记方式,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办事渠道,优化办事流程,并不断提升登记质量,继续争当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办事企业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