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福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广东、 深圳工作批示指示精神,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总量规模再创新高;持续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机制制度,建成强大的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使科技创新成为福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福田区科技创新成果
一、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17年福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429.37亿元,增速8.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2%,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7家,总数达1063家。全年专利申请数为1633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为5295件;专利授权数为991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为2251件。福田区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已增至66家,占深圳总数的44.9%,福田区为全国首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荣誉的区级政府。
二、创新载体体系日益丰富。福田区共拥有各类创新载体119家,科技孵化器园区5家。2017年园区入驻企业546家,营业收入91亿元,税收2.7亿元。园区大专以上学历11022人,硕士以上学历472人,博士以上学历101人。全区共有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8家,国家级10家,2017年共孵化项目972个,引入投资资金5亿元,初步形成创客空间、孵化器、科技园区有机结合的全要素孵化培育体系。
三、双创活力持续激发。2017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批文支持深圳华强北片区开展新型智能终端产业集聚试点示范,在深圳市十大专项行动的双创示范基地申报中,华强北双创示范基地以区域第一名的佳绩荣列首批十大双创示范基地。福田区还代表深圳市申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并获批国务院“双创示范基地”。
四、招商引智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发挥产业空间资源优势以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扶持的方式,积极引进了涵盖“互联网+”“新能源”“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项目共24个,其中,中天泽智装备还获评2017年深圳十大优秀落户企业。全区新引进人才2.47万人,其中“千人计划”人才4人,累计16人,新认定“福田英才”83人。
五、开放创新取得新突破。联合深圳巴士集团在福田保税区全球首发试运行智能驾驶公交,建立对接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专利许可和开发的“中以国际创新中心”,并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共同成立“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深圳创新及技术中心”。
福田区科技创新发展思路
一、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积极实施《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 和《福田区落实〈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行动计划》,以“金融+科技+文化”为方向,以“曼哈顿+硅谷”为对标, 以“CBD+高新区”为载体,奋力打造世界级湾区现代产业引领区。
二、大力筑牢创新基础。聚焦科技产业创新,紧密对接市创新“十大行动计划”,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服务平台在福田布局。加快个人征信机构、人行金融科技研究院、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分中心等基础研究机构落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生物医药、大数据、微电子、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大力培育和引进“独角兽”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小巨人”。
三、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深圳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20条措施,落实“深圳品牌”战略,进一步规范完善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政策,探索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