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曾豆豆
2021-04-09 14:44:36

4月8日,南沙区召开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动员大会。会议发布《支持南沙科学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科创16条”),并提出将南沙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科创16条”中明确,支持南沙科学城和明珠科学园建设,集中布局和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一批符合南沙产业发展研究方向且具有重大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科研平台落地,给予每个平台最高2亿元的资金支持,对经国家、省、市立项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按市扶持标准给予1:1配套资金支持。

在人才引进方面,“科创16条”提出对高层次人才落户给予最高1000万元安家补贴,对境内外(含港澳)高端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为区内科研院所和“四上”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人才子女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形成高端人才虹吸效应,为科技创新驱动提供智力支撑。

会议透露,南沙科学城由广州市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谋划、共同建设,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现已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其中,明珠科学园启动区5个项目已于2020年11月全面开工,预计到2021年底,中科大广州学院部分多层建筑将实现封顶,到2023年底整个启动区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同时,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用地、立项申报等前期工作已落实,预研项目已于2020年8月底开工,预计2021年上半年完成软基处理、基坑施工等。

此外,由南沙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市政府于2018年11月开始共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已汇聚包括17个院士团队的47个海洋领域高层次科研队伍。未来,该实验室还将积极推进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等大型科技支撑平台的建设工作,并积极推动国家大科学装置群建设,谋划未来大科学装置集群,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粤港澳都市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0: 0

相关标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