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珠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珠海市推进健康珠海建设、支持西部医院高水平发展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据介绍,目前,珠海市各级政府投资医疗卫生建设项目46个、约185亿元,珠海市每千人口床位、医师和护士数等医疗资源评价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社会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办医格局已初步建成。同时,全市共有三甲医院5家,建成以市人民医院、中大五院、省中医院珠海医院3家省级高水平医院为主体的医疗卫生高地。国家级及省级的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等相继在珠海建成并落户,97.7%的市民选择在珠海本地医院就医住院,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
接下来,珠海市将全力支持西部医院高质量发展。首先以推进遵医五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抓手,依托于遵义医科大学的重点专科资源,提升解决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疑难复杂重症的医疗能力水平,打造优势特色专病中心,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全力支持遵医五院打造成为珠海西部医疗高地,解决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同时,对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其中,“强化特色专科建设,提升综合医疗水平”行动是今年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实施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将重点把资源和工作重心向西部医院倾斜。具体包括:
1、每年定额分配西部地区医院市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数至少5个,通过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带动区域诊疗水平提升;
2、深化市内专科对口帮扶,组织市人民医院、中大五院、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高水平医院“组团式”结对帮扶西部地区医院专科;
3、推进专病诊疗中心建设,推动遵医五院、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结合自身优势,建立肺结节诊疗中心、眩晕诊疗中心、睡眠中心等一批专病诊疗中心,实现“单一疾病、多学科诊疗”。
接下来,珠海市将充分发挥紧密型医共体的带动辐射作用,推进西部医共体建设。推动区域内医疗资源下沉,金湾、斗门由牵头医院整体托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强基工程,推动落实基层医务人员“区招镇管村用”和卫生人才队伍机构优化。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将推动区域内医院向国家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省级创伤中心建设升级,进一步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还将以三大中心为基础,构建辐射基层医疗机构的胸痛、卒中、创伤救治单元,目前斗门区6个镇卫生院已实现胸痛单元建设全覆盖。
图片来源:今日斗门
罗福智表示,看病就医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热点,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发挥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引领辐射作用,真正带动西部地区以及基层防病治病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