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粤港澳大湾区求学报告》在广州发布。求学报告聚焦与内地互认学历的15所香港高等院校、7所澳门高等院校与3所港校湾区分校,重点分析了本科、研究生求学的申请要求与录取趋势、粤港澳地区的就业情况,并就粤港澳地区的求学规划、申请准备及求职就业等方面提供了专业建议。
《2023粤港澳大湾区求学报告》介绍,港澳院校、港澳与内地合作办学高校本科的申请方式包括高考志愿提前批填报、常规高考志愿填报、综合评价、学校官网申请等。除高考成绩外,港澳院校、港澳与内地合作办学本科也接受A-Level、SAT、IB、OSSD等国际考试成绩申请。据数据显示,2023-2024学年港澳院校、港澳与内地合作办学本科录取中高考生的占比增长至近七成,国际生的占比降至三成;A-Level依然是申请港澳本科的首选国际考试成绩,其次是IB。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超过1000万家市场主体、25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超过1000家上市公司,每年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近年来,大湾区内地各城市相继出台多项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竞相推出人才激励计划,如广州的“红棉计划”、深圳的“孔雀计划”、东莞的“蓝火计划”等。这些政策包括人才绿卡、落户奖励、安家补助、项目奖励等多项措施,旨在为港澳青年提供在粤就业和创业的便利和支持。
另一方面,2022年年底,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了名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的政策,该计划旨在引进具有高级技能和经验的人才。根据该计划,成功引进的人才将获得为期两年的有效入境许可,且在居住满7年后可以申请永久居民身份。这些高端人才分为三类,其中,B类申请包括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申请前五年内累积至少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士;C类申请则包括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但工作经验少于3年的人士。截至2023年6月,数据显示,香港部分人才计划的申请及获批情况中,超过七成的申请者属于B类和C类申请,获批率均达到了约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