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开展“20+20”产业空间规划 优化产业园区布局方案

七七
2023-10-31 08:08:19

日前,据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局将开展“20+20”产业空间规划,优化产业园区布局方案,组织市-区联动编制全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指引。目前,该规划指引已进入最后编制阶段,将确保今年内按程序完成报批。

据悉,“20+20”产业空间规划以“制造为基、园区引领,严守底线,集中连片,以人为本、产城融合,优化结构、盘活存量”为原则,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统筹布局先进制造业空间和科技创新空间,系统优化全市产业空间格局。

据了解,现有成果有两大看点:

一、深化先进制造业园区布局,以《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为依据,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衔接法定图则工业用地布局,结合全市重大产业项目选址及可释放工业用地潜力分布等情况,局部深化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范围,在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盐田、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8个区布局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环节集中布局,总用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园区依托各自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明确了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实现错位协同发展。

统筹科技创新园区布局,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创新空间格局,统筹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等教育校区等空间布局,衔接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科教城、会展海洋城等市、区重点片区规划,结合详细规划城镇单元划定及产城融合要求,统筹划定科技创新园区空间范围,在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9个区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布局20大科技创新园区,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研发环节及各类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布局,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园区依托各自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明确了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实现错位协同发展。

二、强化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市区协同,统筹编制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指引,明确园区内工业用地规模底线,摸清可释放工业用地空间布局,并制定工业用地释放实施计划。

强化工业空间规模引导,结合先进制造业园区内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各类空间专项规划、法定图则规划以及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存量开发潜力情况明确各项工业空间规模指标。至2035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园区内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不低于130平方公里,园区内释放工业用地规模力争达到60平方公里。

制定工业用地释放实施计划,合理安排实施,制定工业用地释放“时间表”,全市先进制造业园区按照启动区(2022-2023年)、拓展区(2024-2025年)、储备区(2025年后)有计划释放工业用地。细化明确实施路径,绘制工业用地释放“路线图”,引导各区通过在库储备供应、土地整备、城市更新、产业提容等路径有序释放先进制造业园区内工业用地。进一步厘清实施主体,落实工业用地释放“责任状”,推动政府、国企、民营企业、社区股份公司等多元主体参与实施。

据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产业空间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有效覆盖全市约80%工业用地。市域范围内“20+2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空间总体格局的规划形成,将有力推动全面统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保障产业空间供给、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承接重大产业项目。

预计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辨识度高、集群集聚、承载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体系和创新浓度高、经济密度高、服务水平高、人文活力高的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体系,制造业压舱石地位进一步巩固,科技创新驱动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深圳将形成一批集约高效、融合辐射、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内示范效应的先进制造业园区和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努力将深圳建设成为全球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城市。


粤港澳都市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0: 0

相关标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