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宝安区正式发布《关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制造链部署服务链,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总部经济、生产性金融服务、会展服务等5大领域为重点,以电子商务、批发与贸易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其他生产性服务等5大领域为支撑,按照“立足深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基本思路,宝安将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全力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高地、创新先锋、示范标杆。
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01背景依据
国家、省、市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出战略部署和工作部署,同时,2023年12月新一轮前海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落地给宝安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宝安区站在了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从产业发展规律和新型工业化要求看,宝安要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必须围绕制造链布局服务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02目标任务
2024年,全区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新增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350家以上,建成头部企业强、腰部企业壮、尾部企业活的企业梯队,开启生产性服务业特色突出、布局合理、要素活跃的腾飞之势。
到2026年,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5%以上,引进1-2个千亿级生产性服务业平台,形成4-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千亿级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全力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高地、创新先锋、示范标杆。
03主要内容
“三年行动计划”针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总部经济、生产性金融服务、会展服务、电子商务、批发与贸易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其他生产性服务等十大领域提出具体行动部署。
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依托五星级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聚焦数字消费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吸引一批软件开发商、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信息咨询服务商,全面提升数实融合能力。
2.现代物流与供应链。重点发展海陆空货物运输服务、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服务、低空物流和供应链服务,助力深圳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运中心、低空经济中心和供应链组织管理中心。
3.总部经济。以宝安中心区、机场东、九围、环立新湖、会展海洋新城、深中通道门户区为支撑,吸引综合型总部、贸易型总部和创新型总部等功能性总部、国际组织(机构)总部集聚,强化资源整合能力。
4.生产性金融服务。充分利用前海金融创新政策,重点发展货币金融服务、生产性保险服务、融资租赁服务、风投创投、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业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5.会展服务。坚持“大办展、办大展”,引育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和机构,推动以展兴企、以展促产,依托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全球一流会展承接地,助力深圳打造国际会展之都。
6.电子商务。推动跨境电商规模化发展,做大做强产业电商,积极培育直播经济,持续擦亮“宝安优品”电商品牌,实现宝企“买全球、卖全球”。
7.批发与贸易服务。重点发展以工业产品集散活动为中心的批发业,同步拓展远洋渔业交易、金属贸易、服务贸易等业态,进一步提升宝安现代商贸与服务贸易地位。
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面向“20+8”重点产业,从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创新链关键环节发力,加速提升科技研发服务,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服务,全力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做好工程与建筑设计服务,吸引全球科研机构和研发资源集聚。
9.人力资源服务。壮大职业中介服务,优化劳务派遣服务。强化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为产业发展培育和储备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构建多层次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10.其他生产性服务。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知识产权及法律服务、广告和商务咨询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助力深圳打造高端专业服务业之都。
04重点保障措施
1.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集聚区。打造一批重点集聚区,认定一批示范园区,授牌一批专业化楼宇。
2.加快重点企业招引。聚焦生产性服务业十大领域,制定精准化招商图谱,瞄准重点企业开展靶向招引,引进一批成长快、前景好、专业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加快形成雁阵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梯队。
3.发布一批新场景新应用新示范。聚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发布一批应用场景清单。
4.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积极拓宽引智渠道,与知名猎头公司合作,面向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家、高级工程师、紧缺高技能工匠、资深行业专家、高层次人才团队等实施靶向引才。
5.搭建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发挥引导基金作用,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健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制度与指标体系,动态监测生产性服务业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