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与广东省人民政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办公室,在横琴联合举行合作区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新闻发布会,系统解读近期出台的分线管理配套政策,并解释说明封关运行相关通告。
据介绍,优化合作区分线管理政策,推动实施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是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具体举措,是加快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性举措,有助于合作区更好地发展四大产业、加快建设新家园,有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有力探索,更好推动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当前,合作区已统筹调动全区资源力量,形成“一盘棋”,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更大程度的“二线”基础设施压力测试和情景模拟,落实分类管理,继续完善“二线”通道协同管理机制、旅客、访客驾驶车辆便利备案通行机制。同时,特别注重加强与海关的协调联动、信息共享,倒排工期、强化责任,在3月1日前确保完成所有封关运行的准备工作,保障合作区顺利实施分线管理封关运行。
据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合作区正全力推进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为合作区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提供信息化平台支撑。该平台以大数据服务为支撑,以公共服务、通关便利化、信用管理、免税商品溯源、智慧管理服务及风险防控六大应用体系为核心,面向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不同功能模块。
个人服务方面,主要涉及澳门居民适用人员名单申报、澳门居民携带动植物产品申报、“二线”通道信用通行申报等功能,以及澳门单牌车和“澳车北上”申报快速链接;
企业服务方面,主要包括进口澳门制造食品一码通关溯源应用、进口免税主体申报、免税货物申报、加工增值核算申报和“二线”通道信用通行申报等功能。现阶段,该平台网站版本正在进行测试,待业务版块功能完善后将于近期上线运行。
据介绍,目前,国家层面关于分线管理的政策已经全部落地,合作区针对国家层面的政策要求已制定具体措施,为合作区封关运行提供必备的政策支撑。系列政策利好包括八个方面:
一是免(保)税货物适用主体范围广泛,利好合作区各类经营主体进口免(保)税货物;
二是免(保)税货物范围不再限定为“用途与生产有关”,利好有机器、设备等进口自用需求的经营主体;
三是“一线”保税货物范围扩大至全品类,直接利好有货物“暂进复出”需求的经营主体;
四是对部分“一线”进出免税、保税货物实行简化申报,大幅简化海关手续;
五是含进口料件的加工增值30%及以上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可免征进口关税,直接利好科技研发、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和制造业经营主体;
六是对往返“一线”的旅客携带“自用、合理数量”物品免税放行,利好澳门居民往来琴澳;
七是特定动植物产品可以从检验检疫的角度从澳门便利携带进入合作区,直接利好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
八是经“二线”进入内地且属于15天内首次出区的旅客(不含非居民旅客)可携带8000元以内的免税物品,利好琴澳一体化协同发展旅游商贸行业。
此外。本次新闻发布会还详细解释了日前公布的合作区“二线”通道通行功能、通行时间及不同交通工具的出岛交通方式,并就“一线”进出货物的简化申报程序、“二线”通行白名单信用监管制度、“二线”携带出区的个人行李物品来源认定、免税进口主体认定机制等问题,向媒体逐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