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奖励300万元!惠州十大举措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七七
2025-02-10 10:10:58

支持工业企业达产增效、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提质创优,近日,《惠州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出台,从支持工业企业达产增效、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提质创优、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优势传统制造业企业提质焕新、创建制造业绿色低碳标杆、降低用电成本、企业开拓市场、企业引育产业人才、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等10个方面,最高奖励300万元,全力提升惠州制造业发展能级,推动我市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据悉,《惠州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十大举措具体包括:

一、支持工业企业达产增效

二、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

三、支持企业提质创优

四、支持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五、支持优势传统制造业企业提质焕新

六、支持创建制造业绿色低碳标杆

七、支持降低用电成本

八、支持企业开拓市场

九、支持企业引育产业人才

十、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其中,《若干措施》首先突出支持工业企业达产增效,包括支持企业“新升规”和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两项具体措施。

对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开发区和仲恺高新区所辖首次“新升规”工业企业市级奖励4万元,对首次“新升规”当年产值超1亿元(含)且次年工业增加值正增长的工业企业奖励4万元。对各县(区)当年新投产当年上规纳统的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对工业增加值年增长超20%(含)且增加值率不低于当年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首次达1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的,分别奖励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

同时,《若干措施》对新认定的制造业省级重点实验室,市级给予100万元经费配套。对新认定的制造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年度评价结果达优秀、良好等级分别补助50万元、30万元。

市级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市级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新购置研发仪器设备(含配套软件,不含税)总额不低于500万元的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按其新购置设备金额不超过20%进行事后奖励,最高奖励100万元。对新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且首次通过运行评价达到合格以上的企业,市级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

为支持企业提质创优,《若干措施》提出,将对新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工厂、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等称号的企业,市级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等称号的企业,市级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在工业设计领域,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企业,市级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80万元、40万元。对新获省级工业设计赛事钻石、金、银、铜奖〔含品牌(企业)奖〕的作品,每件市级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和8万元。

为支持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若干措施》鼓励工业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方向,实施工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质增效,市级每年安排2000万元大力支持工业企业申报省级、市级技术改造专项奖励资金。

对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开发区和仲恺高新区所辖企业新购置生产设备总额(不含税)不低于600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按其新购置设备额(不含税)不超过20%进行事后奖励;对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不低于500万元且新购置生产设备总额(不含税)不低于400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按其新购置设备额(不含税)不超过30%进行事后奖励。

此外,《若干措施》还在支持创建制造业绿色低碳标杆、降低用电成本、企业开拓市场、企业引育产业人才等方面推出针对性的支持和奖励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若干措施》强调惠州将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高效、惠企政务服务。鼓励各县(区)依据本政策制定相应配套政策,形成市、县(区)政策联动。

粤港澳都市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0: 0

相关标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