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消息,为充分发挥我国铜产业基础好、市场规模大等优势,加快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据悉,《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原料保障方面,力争国内铜矿资源量增长5%—10%,再生铜回收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方面,突破一批铜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关键工艺和高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升级方面,培育一批优质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展望2035年,形成产业结构合理、技术创新水平高、质量效益好、全球竞争力强的发展格局。
据介绍,《实施方案》明确了资源保障、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绿色智能转型等重点任务。一是强化国内原料保障基础,推动国内增储上产,鼓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强化二次资源回收利用。二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新建矿铜冶炼项目原则上需配套相应比例的权益铜精矿产能,支持培育铜精深加工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研究建立铜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绿色低碳智能采选、低品位难选矿高效选矿等矿山采选技术攻关。四是推动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建设一批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的标杆企业,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铜行业的融合应用。五是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融入全球铜产业链供应链,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
其中,为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升级改造,提升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实施方案》提出2项措施。一是支持绿色化改造升级。建设一批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的标杆企业,加强铜冶炼领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无害化处理含砷冶炼渣、烟灰等固体废物,建设一批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推广一批节能低碳技术。二是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推动铜矿山、冶炼、加工企业开展基础网络、基础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改造升级,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智能矿山、工厂和典型应用场景,大力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与铜行业的融合应用。
此外,为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实施方案》提出2项措施。一是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在投资国开展公益活动、支持社区发展,营造良好社区关系,鼓励国外高端加工企业在我国投资建厂,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科技合作,加强研发、标准、人才培训等交流合作。二是提升对外贸易合作水平。鼓励高端铜基新材料及制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出口,鼓励铜冶炼企业与国外矿企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加大粗铜、阳极铜等初级产品进口,落实再生铜原料进口政策,发挥期货的价格发现作用,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