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将开展“医疗服务加减法”十大便民惠民行动

谢琳
2025-02-24 09:18:28

为进一步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惠州市卫生健康局聚焦群众就医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将开展“医疗服务加减法”十大便民惠民行动,全力建设“就医便捷、工作高效、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的一流就医环境。

01加强便捷出行引导服务,减少就医交通压力

结合全市三级甲等医院实际优化开展多项措施,缩短高峰期停车等待时间,让患者感受到就医便捷。如:租用周边停车场所、升级医院智能停车系统、扩容医院停车容量、提升院内交通疏导能力等。

02加强检验检查提速服务,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在全市三级甲等医院实现多渠道预约功能,患者在医生开出检验检查项目并缴费后,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查询所有相关检查项目等候时间,没有自动预约系统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人工预约并告知患者,避免患者等候时间过长。各医院通过增加检验检查人力资源、场所设备和优化程序等方式,明显缩短平均检验检查等待时间。

03加大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量,减少重复检验检查

进一步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工作,扩大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平台应用覆盖面,增加纳入该平台的检验检查项目数量,不断提升医生对患者近期在省内其他医院检验检查结果的调阅量和互认量,为患者节省相关检验检查费用,降低群众就医负担。

04加强手术快速康复全流程服务,减少术后康复时间

在全市三级甲等医院引入全流程快速康复理念,对手术全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合理安排院前准备、统筹协调手术室和手术医生,采用帮助患者加速康复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实现术前增强患者承受手术和可以快速康复的能力、术中减少手术环节对患者的各种影响、术后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同时实现平均住院日同比降低,进一步减轻住院患者就医负担。

05加强门急诊便民服务,减少患者就医困难

在全市三级甲等医院结合实际,推行全科、口腔科、中医科、康复科、妇产科或儿科等午间或夜间门诊服务,解决上班族看病难题。优化急诊候诊环境,每个三级公立医院全时段设置“急诊协调员”,实时关注医院急诊科就诊人员及其家属状态,协调院内资源予以就医便利和关爱支持,保障急诊诊疗秩序,实现急诊科综合服务状态三个“明显好转”,即:“等候时间明显缩短”“就医条件明显改善”“患者情绪明显舒缓”。

06加强诊间智慧支付服务,减少患者支付环节

开通多种移动支付渠道,如微信、支付宝等,患者可通过手机扫码支付医疗费用。推动每个三级甲等医院加强信息化建设、送服务到病床,推动全面实现一站式终端医保门诊支付和床旁住院结算。全市所有三级医院均设置互联网医院并扩增互联网诊疗医师和专科覆盖面,加大互联网医院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知晓率,实现全市互联网诊疗量倍增。

07加强住院陪护服务管理,减少家庭陪护成本

制定全市统一的陪护服务管理规范,明确陪护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服务标准,对陪护费用进行统一管理和公示,有效降低人均住院陪护服务价格、加强陪护人员培训、强化陪护服务质量、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

08加强床旁健康教育服务,减少健康知识盲区

每个三级公立医院按照病区专科特点制作健康教育视频,保障每个病区住院患者或家属每天10分钟以上的健康宣教时间。健康教育视频要定期更新,每天定时在病房播放。健康教育内容围绕病区患者及其家属需求设计,介绍疾病知识、治疗方案和自我保健等方面。

09加强儿科诊疗环境建设,减少患儿就医恐惧

鼓励各级各类儿科诊室优化儿科门诊、住院病区设施,增加儿科诊疗区域的温馨度和舒适感,帮助患儿放松心情,降低恐惧感、减轻紧张感,更好地配合诊疗活动,帮助小患者尽快康复。

10加强医务社工志愿服务,减少患者就诊难题

各三级公立医院结合实际,采用多种形式,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为有需要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问题咨询、行动帮扶、就医指引等志愿服务。同时在门诊显眼位置设置“志愿服务岗”,增设无障碍通道,轮椅免费借用,65岁以上老年人、退役军人等就医“绿色通道”,加强卫生间求助设施和就诊区域防滑防寒防跌倒设施的配置等,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粤港澳都市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0: 0

相关标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