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由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馆长黄丽平策展的《無我相——劉博智“五大皆空”摄影作品展》将在香港黄竹坑的弈画廊正式开展。据悉,此次展览共展出佛像作品五件,人像作品五十四件,展期至3月23日。
展览信息:
無我相- Y GALLERYY_GALLERY@163.com 1
EMPTY—— Pok Chi Lau’s Photographs on Five Elements of Buddhism
时间:2025年3月7日-2025年3月23日
Date: Mar. 7th, 2025-Mar. 23th, 2025
展览地址:香港黄竹坑香叶路22号S22,18C,弈画廊
Address: Y Gallery, Unit C of 18th Floor, S22, No.22 Heung Yip Road, Wong Chuk Hang, Hong Kong
策展人:黄丽平
Curator: Liping Huang
开幕式时间:2025年3月7日 15:00
Opening: 3PM, Mar.7th, 2025
据悉,弈画廊(弈Y Gallery)位于香港南区黄竹坑,在地铁B出口正对面S22商厦,位置显著交通方便。画廊专注于展示当代艺术作品,特别是当代水墨及水墨意境的作品。策划成熟的著名的艺术家个展,也鼓励和支持年轻的有创意的艺术家,为其作品展示提供平台。画廊致力于与当代艺术策展人、评论家和艺术家建立长久关系,将国内艺术家的作品推向国际,将国际艺术家作品引进交流,共同建立赏析与对话的平台。
其中,此次展出的“五大皆空”系列作品是刘博智在已拍摄的佛像作品上进行二次创作而成,十分抽象,甚至出现了非常近似水墨画的风格,与我们熟悉的刘博智的纪实摄影作品极具差异。所谓“五大”,是指“风”、“火”、“水”、“土”、“空”,创意源自印度《吠陀本集》给刘博智留下的模糊印象。
刘博智,1950年生于香港旺角一个中低产家庭。1969年高中毕业后,打算到加拿大求学,结果却在各种非法工作中忙于生计,期间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一个中餐馆里打了一年工。1971年到美国,就读布鲁克斯摄影学院,并于1975年取得学士学位;1977年在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同年开始在堪萨斯大学教摄影。现为堪萨斯大学摄影媒体荣休教授,居住于美国卡萨斯州劳伦斯市。他的作品长期而深入地关注海外华人,横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马来西亚、缅甸和曼谷、越南等地,他用大量人像和室内环境等琐碎的细节,记录着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和起居。作品曾被广东美术馆,美国圣地亚哥摄影中心,亚那桑那州图森市摄影创意中心,休斯顿美术馆,巴黎国立图书馆,香港沙田文化博物馆等机构收藏。曾出版摄影集《再梦金山》《流动中国》《金山寻梦》《红墙》《南国细节》、《古巴唐人》。
刘博智从事海外华人流散文化图像追踪五十多年,不仅用镜头纪录了大量华人出海谋生的沧桑与喜乐,还有深度的田野调查,遗迹走访、收集文献、拍录口述数据,但最多的,还是探访被拍摄者的住所和工作场所。以致于镜头之外,还有很多很多故事要讲。每一个瞬间定格的画面,清晰可见的张力,是几乎要夺眶而出的辛酸。刘博智镜头前的人物,几乎无视镜头的存在,得益于刘博智深度介入了他们的生活,他常常相处得如同他们中的一员,但这也让他经历了超乎自己个人命运的悲欢离合。即便他的拍摄对象遇见困难时他总是竭力相助,然而天下苍生的疾苦,哪里是一个“影相佬”能够对付的。他的经历也不时捶打他的内心,但也正是这份难以诉说的“意难平”,让“五大皆空”这样的作品独具魅力。
刘博智说,“五大”是他的生活态度,“火”是能量,是热情,是坚持去做一件事情的能力;而“’水’可以推,可以集;’土’为定;’风’是自如;’空’是放下。”把佛像从“具象”到“抽象”的创作过程中,也是对内心的关照,是从“像”到“空”到蜕变过程。
此次展览,出来“五大皆空”作品,还辅助以美国、加拿大、古巴、越南等海外华人人像作品一同展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非洲和越南新作也将于现场与观众交流。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
画廊地点:香港黄竹坑香叶路22号S22,18C
营业时间:非周末上午11点至下午6点
周末上午12点至下午7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