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门市发展改革局最新消息,《江门市电网专项规划(2020—2035年)修编(2025年版)》已于近日正式印发。
新编后,到2025 年,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大力推动交通大会战,打造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粤港澳合作重大发展平台、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创业创新基地,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创新和服务要素,推动江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的江海门户。
到2035 年,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体系向高端化、低能耗发展,大力发展侨乡文化旅游和生态滨海休闲旅游,建成珠江西岸先进制造业强市、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示范城市、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2035年预计600-700 万人。
到2050 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区域地位进一步提升,打造成为华侨华人交往窗口城市,基本实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新编指出,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集聚区”)是省委、省政府谋划建设的省大型产业集聚区,规划总面积 1395 平方公里,可新增连片开发面积 625.32 平方公里,起步区245.3平方公里,是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分为北、东、南三大组团,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组团发展、分步实施”的思路开发建设,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三大主导产业,兼顾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特色产业。
北组团主攻中欧合作,建设国家级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面积61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等战略产业集群。
东组团主攻深圳江门合作,建设“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深度分工合作示范区,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供范例。面积 481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安全应急与环保、新材料等战略产业集群。
南组团主攻与港澳、RCEP 成员国合作,共建大湾区宜业宜居宜游的产业示范区。打造具有港澳风情的滨海新城,为港澳同胞、RCEP 成员国侨胞来江门发展提供更大舞台。面积295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现代农业与食品等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