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融合、协同发展的时代浪潮下,由两岸三地青少年交流促进会主办,香港民政及青年发展事务局、青年发展委员会青年发展基金旗下 “民青局创新创业基地验资助计划” 大力资助的第二届“香港青年成就梦想——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资助计划”体验团深圳、东莞之行,今日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旨在汇聚粤港澳青年创新力量,为青年搭建交流合作的优质平台。
本次体验团由两岸三地青少年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荣平担任团长,40名团员组成的考察团,在5天时间里深度走访深圳、东莞两座大湾区核心城市。考察团走进众多极具代表性的创新创业基地、高科技企业及特色博物馆,在深圳,参访了前海梦工厂一期和二期展厅、工匠社机器人、来画科技、骏业建筑、粤港澳青年创业梦工厂(福田)、河套展厅、优必选、达实智能、华大基因、首创郎园Garden、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等11个地点。在东莞,考察了鸦片战争博物馆、东莞第一手袋厂、滨海湾港澳创新创业基地、鰜鱼洲文创园、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东莞永捷塑胶制品及中国潮玩之都潮玩中心等7个特色场所,全方位感受大湾区创新创业的强劲脉搏。
考察期间,多方交流精彩纷呈。深圳福田青年联合会荣誉主席黄睿亲切会见考察团,对考察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肯定两岸三地青少年交流促进会在推动大湾区文化交流、助力青年创新创业方面的积极贡献,鼓励港澳青年把握机遇,关注福田及河套地区政策动态。
在深圳来画科技、骏业建筑、华大基因、首创郎园Garden、龙华双招双引党群服务中心、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东莞滨海湾港澳创新创业基地多场交流会、座谈会接连开展,深入解读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与人才引进举措。互动交流环节中,体验团成员积极提问,围绕前海梦工厂、福田河套及龙华北站等地的政策扶持细则与大湾区发展机遇展开热烈探讨。
在东莞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运营负责人汤焘详细介绍基地“技术转移+创新孵化+产业加速”的全链条服务模式,结合滨海湾新区智能终端产业链优势,深入解析“AIST计划”实践路径。活动还邀请优秀港澳企业负责人分享经验,展示港澳前沿技术与大湾区生产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成果,吸引香港青年来大湾区就业创业,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此次体验活动让团员们收获满满、感悟深刻。
理工大学卢贞榉同学表示,参观华大基因时,基因测序技术在癌症早筛、免疫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展现了科技提升生命质量与社会幸福感的强大力量。这不仅是一次科技认知的升级,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让他看到科技创新承载善意、惠及众生的伟大意义。
理工毕业的黄伊静感叹,行程中感受到大湾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深圳前海梦工厂的机器人格斗比赛、骏业低碳的绿色建筑案例,以及东莞的多个创新创业基地,都带来全新认知,启发港澳青年将创新思维融入职业规划。
城大创新创业学院吴懿慈认为,活动开拓了即将步入职场学生的视野,通过了解各地科创政策,与明星企业面对面交流,为个人职业规划提供了重要启发。
陈美君分享,行程丰富紧凑,众多AI项目令人大开眼界。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前海梦工厂的创意项目、工匠社的格斗机器人,都让她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需要大胆想象与实践。
方日东则表示,五天行程深入了解各地政策、人才补贴及基地优势,尤其对达实智能专注的绿色零碳建筑印象深刻,他还就零碳建筑与乡村振兴结合提出建议,期待相关技术有更广泛应用。
体验团团长王荣平总结,此次活动搭建起港深莞青年务实合作的桥梁,为大湾区人才流动与协同创新注入新活力,加深了粤港澳青年对大湾区的了解,为其未来创新创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次体验团的成功举办,离不开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青年发展委员会、东莞市委统战部、南山区团委、南山区青年联合会、福田区青年联合会、前海梦工厂、龙华双招双引党群服务中心、中冶集团港澳、优必选、达实智能、华大基因、来画科技、工匠社、骏业建筑、粤港澳青年创业梦工厂(福田)、首创郎园Garden、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东莞滨海湾港澳创新创业基地、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鰜鱼洲文创园、东莞永捷塑胶制品等众多企事业单位的鼎力支持。未来,两岸三地青少年交流促进会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助力粤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携手同行,共同绘就发展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