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粤港澳相关部门在广州宣布,9项“湾区标准”将于今日(5月22日)起正式实施,“标准”分别聚焦大湾区的科创成果和前沿技术、三地政务商务以及大湾区特色文化民俗。截至目前,“湾区标准”的总数已经达到235项,覆盖交通、医疗、食品、养老等领域。
具体来看,9项“湾区标准”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聚焦大湾区的科创成果和前沿技术。包括《印刷流程控制的色调值(CTV)计算及应用要求》《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防雷技术规范》《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规范》3项标准。
第二类聚焦三地政务商务合作。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跨境身份认证技术规范》《珠宝零售企业经营规范》《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规范》3项标准。例如《法人和其他组织跨境身份认证技术规范》,将有助于推进跨境电子签名互认,为企业等法人和其他组织跨境身份认证提供技术指导,提高跨境供应链合作效率。
第三类聚焦大湾区特色文化民俗。包括《潮菜 鱼丸(汤)》《潮菜 姜醋蛋》《进口鱼胶追溯通则》3项标准。鱼丸、姜醋蛋是潮菜中的著名菜肴,鱼胶则是深受大湾区居民欢迎的滋补品。相关“湾区标准”研制将有助于传统饮食文化的保存和继承,推动相关食品产业化和市场化转型。
据介绍,接下来市场监管总局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动支持“湾区标准”工作:一是积极支持“湾区标准”在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持续推动“湾区标准”提质、扩容、增效;三是助力提升“湾区标准”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