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澳门大型国际文化艺术盛会“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5”(以下简称“艺文荟澳2025”)新闻发布会在澳门文化中心会议室举行。文化局局长梁惠敏,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副局长黄嘉祺,旅游局旅游推广厅厅长刘凤池,“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5”总策展人冯博一等领导嘉宾及参展本地艺术家出席发布会。
艺文荟澳2025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发布会透露,“艺文荟澳2025”系列活动将于今年7月至10月举行,活动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指导,文化局主办,旅游局、银河娱乐集团、新濠博亚娱乐、美高梅、金沙中国有限公司、澳娱综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澳门永利渡假村协办,“艺文荟澳”以政府、企业、艺术家和公众参与的共建模式凝聚全球创意,共同打造具标志性城市文旅品牌的艺术盛事活动,为“一中心”“一基地”的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艺文荟澳2025”涵盖主场展、公共艺术展、城市馆、特展、本地策展计划、平行展六大板块,串联遍布全城的近三十个展览,荟萃十多个国家/地区的前沿艺术家,革新艺术叙事,活化历史场域,深入社区肌理,激发人文动力,使澳门成为生活与艺术交织共鸣的缪斯之城。
冯博一任总策展人探讨艺术哲学
总策展人冯博一以简单日常用语“嗨,你干什么来了? “为主题,对应现实,反思和探讨澳门”在地“的历史、记忆和当下全球化的复杂局面,探勘个体与世界共生的奥义。
时间塔,管怀宾、坂口宽敏、金相年(中国、日本、韩国),青铜、不僵钢、耐候钢、铝、大理石,950 x 700 x 1200 cm,2025
数字遗迹,巴特•赫斯 (荷兰),蜡,塑料 4'8'' 1'16'' 600 x 600 x 600 cm,2013
位于澳门艺术博物馆的主场展将于7月19日起对外开放,汇聚来自13个国家/地区共46位艺术家,近80件/套前沿创作,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摄影和人工智能等媒介,以日常生活空间的设置、命名和解释,折叠出人生旅途景况,将之作为全球化“在地性”的一个锚点、缩影和容器, 还运用到一些非展览空间。
冯博一,著名独立策展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推手之一,兼任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何香凝美术馆和苏州金鸡湖美术馆的艺术总监,于2010年及2016年两次获“艺术权力榜”年度策展人奖, 于2017年及2018年获第十二届AAC艺术中国“年度策展人”奖。 他著述丰富,关注边缘、另类艺术,注重实验性、批判性和实践性,策划包括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等众多国内外影响深远的展览。
公共艺术促文化交流互鉴
卫星上的湖泊,徐冰 (中国),综合媒材,视频装置 (作品持续创作中),3'7",2021
公共艺术展览以“来来,往往”作为主题,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历时、现时和日常空间,融入城市肌理与日常生活,通过8位主导艺术家的5件/组作品分布在澳门公共场所和社区之中,联结更为广泛的社群、居民及游客栖息之处,以嵌入式的互动方式为澳门“在地”文化赋予一个更为广阔的景观社会。
与内在异星相遇,詹宏禄 (中国台湾),影像装置,754 x 716 x 300 cm,2023
新美安社区共创与互助计划,何志森(澳大利亚),工作坊、综合材料、社区艺术,尺寸可变,2025
5件公共艺术包括:美国安·汉密尔顿的《借来之手》采撷民间信仰形象炼就艺术符号,激活世遗建筑作为历史文化舞台的叙事潜能; 内地尹秀珍《不是终点站》将行李输送带的机械循环,升华为生命轨迹的哲学隐喻,以动静并存解构线性时间观; 澳大利亚何志森以“社区客厅”构筑参与式艺术的社会显微镜《新美安社区共创和互助计划》,萃取澳门社会肌理中的人文精神; 英国Assemble的《商贾与勇士》通过与澳门本地商户的深度合作,巧妙构建对话桥梁,让展览内容更贴近在地生活,拉近城市观众与土地之间的距离。
美国当代艺术家安·汉密尔顿 (照片摄照: Calista Lyon)
此外,值澳门荣膺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之际,特邀中、日、韩艺术家管怀宾、坂口宽敏、金相年联袂创作《时间塔》,以淬炼东方时空哲思的艺术杰构,铭刻东亚城市之间心神契合的文化情谊。
城市馆拓多元文化对话 本地策展激发创意动能
今年城市馆板块设有葡萄牙城市馆和中国济南馆,分别由葡萄牙驻澳门总领事馆和中国济南市美术馆协调策划,并植根于各自独立的文化体系及形态各异的艺术,聚焦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张力,通过同为东亚文化之都的济南市参与,进一步发挥澳门作为“一基地”的平台作用,向外彰显澳门中西文化荟萃的人文魅力。
本届“本地策展计划”以公开征集形式从近40个申请方案中选出6个参展方案,探讨澳门历史记忆与全球化境遇的对话关系,内容涵盖文化基因、语言景观、女性叙事及科技与生态等多元面向,参展艺术家共计35人。
为持续推动澳门艺术事业与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营建当代艺术生态圈,本届“艺文荟澳”开始公开征集平行展参展方案,最终接纳9项展览,除多个高校的师生展、商业画廊的联展及个展,还有以个人名义参展的方案,展现澳门多元创作能量。
更多“艺文荟澳2025”信息可留意活动专页 www.artmacao.mo、Instagram专页“artmacao”、脸书专页“IC Art 艺文栈”及微信公众号“澳门文化局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