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患者福音!首款双重机制助眠药落地深圳新风和睦家

云鼎
2025-08-08 20:37:37

凌晨两点,26岁的李女士盯着天花板,第5次拿起手机看时间——这已是连续失眠的第n天。像这样的年轻人并非个例,中国睡眠研究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8-35岁人群失眠率高达31.2%,较2018年上升近12个百分点,其中深圳青年以日均6.4小时的睡眠时长位居全国“缺觉榜”前列。

创新机制突破传统,药房保障用药安全

针对患者对“安眠药依赖”的担忧,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引入的创新药达卫可(莱博雷生片)成为关注焦点。药房主任石莹介绍,该药通过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机制调节睡眠节律,全球III期临床显示,患者入睡时间平均缩短32分钟,深睡眠时长增加112%,且次日残留效应发生率仅6.2%,远低于传统安眠药。

但石莹强调:“新药并非‘万能解药’。我们曾遇到患者自行购药后因剂量不当出现头晕,因此必须通过专业评估才能用药。”目前,医院要求患者在使用失眠药物前需经医生诊断,如睡眠监测、焦虑抑郁量表等多项检查来综合评估。

(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江涛与患者沟通)

科学干预:从“治病”到“管健康”

“传统安眠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强制入睡,长期使用易导致认知损害、跌倒风险及戒断反应。”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江涛介绍,“而通过阻断促醒神经肽食欲素与受体结合的药品,可从根源减少觉醒信号,恢复自然睡眠节律。”

经徐主任评估,李女士被诊断为慢性失眠,通过调整作息并结合失眠类药品进行辅助治疗。“终于不用再担心长期吃安眠药会上瘾了!”李女士在拿到药品后难掩激动之情,希望能尽快调整好睡眠,恢复正常生活。

失眠是信号,及时就医是关键

“失眠是涉及生理、心理、环境的多维问题,当出现持续3个月以上的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质量下降,请务必及时就医。”徐江涛医生还提醒,失眠治疗需“个体化”针对性的了解病情后决定治疗方案,年轻人尤其要避免“病急乱投医”。

为应对复杂睡眠障碍的精准诊疗需求,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睡眠中心突破传统科室壁垒,创新组建跨学科团队,整合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精神心理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及全科专家资源,形成“多对一”诊疗模式。在神经内科主任徐江涛的带领下,团队推出标准化睡眠障碍分型诊疗路径,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心理评估及病因溯源,为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等患者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确保诊断精准度与治疗有效性。

与此同时,医院药房依托国际化管理优势,进口药品占比达75%,涵盖肿瘤靶向药、罕见病药物及国际创新药物,结合“1对1用药指导”“24小时线上咨询”及跨境医疗协同机制,满足患者对高品质药物的需求。从跨学科精准诊疗到全流程药事服务,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以“医学+药学”双轮驱动,为患者构建起覆盖诊断、治疗、康复及长期管理的睡眠健康生态闭环。

粤港澳都市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0: 0

相关标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