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联动绘就中国科创蓝图 2025中国三大世界级科技盛会彰显中国创新新高度

曾豆豆
2025-08-15 18:08:09

在全球科技革命浪潮奔涌向前之际,中国以京沪深三地为支点,搭建起机器人、人工智能、无人机三大世界级科技盛会平台。2025年,这三场科技盛典以更大规模、更高规格、更强国际参与度,全方位展现中国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与开放姿态,成为全球观察中国科技崛起的重要窗口。

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智造升级,定义人机共生新范式

2025年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于8月8号在北京盛大启幕。本届大会邀请了416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国际机构代表,分享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吸引了2418位国外嘉宾参会、观展、参赛。现场参会人数达到27.1万人次,观看会展直播人数高达5200万人次,较上届增长62%,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盛会。

在产业促进方面,220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达5万平方米;得到了28家国际机构支持,同期机器人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赛等活动如期而至,汇聚全球机器人前沿技术成果和创新产品,集中展示世界机器人研究领域最新突破,引领机器人产业未来走向。

在展品阵容上,优必选科技推出的新一代工业协作机器人UR20Pro,负载能力提升至50公斤,重复定位精度达±0.02毫米,适配汽车制造、3C电子等领域的高精度需求;小米集团首款人形机器人CyberOne Pro实现双足动态行走与多模态交互,可完成抓取、搬运、问答等复杂任务,标志着中国在仿生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突破。此外,医疗机器人成为焦点-骨科手术机器人通过AI算法辅助规划手术路径,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已在全国80家三甲医院落地应用。

大会同期举办31场高端论坛和系列活动,包括“人机协同未来”、“机器人伦理治理”等议题;集中发布123款新产品,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已从‘单点突破’进入‘系统赋能’阶段,加强基础研究与场景化应用的结合迫在眉睫。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融资金额达到14.81亿元,覆盖汽车制造、医疗康复、智慧物流等领域。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显示,今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已占全球市场65%,服务机器人渗透率较五年前增长300%,印证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的转型成效。

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联万物,构建AI治理中国方案

2025年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模型应用+具身智能+智能硬件”为特点,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作为全球AI领域的“风向标”,本届大会吸引800余家国内外科技巨头参展,展览面积突破7万平方米,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3000余款展品展出,特设Future Tech创新孵化板块,海内外200余个初创项目集中展示;涵盖大模型、AI芯片、智能终端、行业解决方案等全产业链。大会吸引到70余国、1500余位来自全球的重磅嘉宾参会,其中包括12位诺贝尔奖、图灵奖等国际顶尖奖项获得者,80余位国内外院士。

西门子国内首秀Industrial Copilot西门子人工智能工业助手现场即可体验自主生产;谷歌、阿里巴巴、腾讯、面壁、MiniMax等大厂和新锐生动呈现诸多垂直领域的创新应用。特斯拉带来Tesla Bot,宇树科技打造拳击机器人擂台互动展示,另有国地中心、智元、云深处、梅卡曼德等10余家企业的20多款首发和亮点产品亮相;中兴通讯首发情感陪伴AI萌宠“麻薯”,消费级AR眼镜厂商XREAL、Halliday、Rokid、李未可集体秀出亮点产品。此外联想、科大讯飞、六联智能等还将重磅展出AIPC、教育终端。

在7月28日的闭幕式上,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智能驾驶、具身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共有31个项目签约,来自中国、英国、西班牙、约旦等十多个国家的156个采购团组在大会期间现场发布了300余项采购需求,组织了60场项目路演,共招募225个早期创业项目现场展示交流,达成意向采购金额超160亿元;线下参观人数达到35万人次。

上海市经信委数据显示,2025年AI核心产业规模预计突破3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万亿元。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发布的《全球AI治理上海倡议》引发广泛关注,提出“发展负责任AI”的十大原则,获得47个国家响应支持。

人才培养与开源生态同样成为焦点。大会举办的“AI开发者大赛”吸引1.2万名选手参赛,涌现出智能驾驶决策系统、脑疾病早筛算法等一批创新成果。与此同时,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高校发布10个开源数据集,涵盖医疗、农业、城市管理等领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深圳:世界无人机大会——未来已来,开拓低空经济新蓝海

2025年深圳世界无人机大会暨国际无人系统博览会于5月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办。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以“步入低空经济新时代”为主题,以1场全体大会,106场平行论坛和技术产品交流会,吸引了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会,共有553位演讲嘉宾,其中210位外国演讲嘉宾,国内演讲嘉宾343位,中外院士21位,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展开高端交流和探讨。世界无人机联合会(WUAVF)的34个成员国家代表和亚洲太平洋安保协会(APSA)的15个成员国家负责人分别在世界无人机大会期间召开两场国际交流会议,凸显其全球影响力。

第十届UASE无人机展面积达到66000平方米,共有825家企业参展,同比增长76.3%,展出了超过5000多款无人系统技术装备。展会三天累计入场专业观众达13.1万人,包括9041名国外观众和买家,意向成交额达200亿元。本届展会聚焦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各路展商携最新技术与产品精彩亮相,涵盖产业链上游到下游,研发制造到培训服务,行业应用到新兴场景。充分展示了低空智能制造、无人机、eVTOL、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系统、智能无人车、无人船、芯片、航空模型、低空飞行服务以及无人系统全产业链等热点领域的最新产品及最新技术。

大会期间发布的《2025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无人机产业规模达2100亿元,深圳作为“中国无人机之都”,产值也超过1070亿元,拥有完整产业链——从芯片设计到飞控系统,从复合材料制造到云平台服务,聚集了2000余家相关企业。深圳市政府宣布启动“低空经济示范区”建设,计划到2026年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覆盖载人飞行、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四大领域。同期大会还发布了《2025中国无人机采购指南》、《2025地方低空经济平台建设指南白皮书》、《无人机反制技术概论》以及《无人驾驶航空器清洗与喷涂技术操作规程》等多项标准。

世界无人机大会同期还举办了备受瞩目的2025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无人机竞速锦标赛和中国AOPA国际无人机邀请赛,赛事覆盖多元领域,包括无人机竞速赛、无人机足球赛、无人机篮球赛、趣味障碍赛等特色项目,充分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爱好的参赛者需求,为无人机运动爱好者搭建起了专业且多元的竞技舞台。期间共有来自全国超一万名无专业选手和精英飞手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科技赛事盛宴。

三会齐发,见证中国科技“双螺旋”上升态势

三大科技展会虽聚焦不同领域,却共同勾勒出中国科技创新的清晰脉络:《“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文件落地见效;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智慧城市建设、消费升级催生海量应用场景;芯片算力提升、算法优化、传感器小型化推动硬件性能跃升。更重要的是,三大展会的国际参与度逐年攀升:跨国企业参展比例超35%,海外演讲嘉宾占比近40%,国际标准组织同步举办专题会议,表明中国正从“参与者”向“引领者”角色转变。

从北京的人机协同工厂布局到上海的智慧城区建设再到深圳的无人机配送网络编织,中国正以三大科技盛会为纽带,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普惠民生的实际行动,为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东方智慧。

粤港澳都市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0: 0

相关标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