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市集还能解决带娃难题,党员服务市集真是做到心坎上了!”近期,在福田区福保街道益田社区的“花样带娃”市集上,刚为孩子咨询完暑期课程的张女士由衷感叹。而几公里外,福保社区的“深港同味”美食市集也人气正足,为深港居民提供着地道的风味和一站式服务。这些生动场景,正是福保街道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升级“市集+”党员服务模式的生动实践。
“一周一主题”,定制专属“市集方案”
面对暑期“孩子去哪儿”的普遍关切,福保街道益田社区有力回应居民对高质量托管服务的迫切需求,联动辖区企业机构一起来“带娃”,市集现场“花样”频出:“暑期全能训练营”提供涵盖艺术、表达、运动等暑期课程,为孩子提供“一站式”成长方案;“童趣金融小课堂”巧妙将实用理财启蒙融入文化展示,让孩子们美商、财商双提升……现场最热闹的当属“小小创业家”亲子跳蚤市场,5组家庭带着孩子化身“小掌柜”,在真实交易中学习沟通、计算与价值判断,让财商教育在实践中悄然生根。家门口的市集俨然成了解决暑期托管、丰富孩子生活的“便利站”。
作为河套生活配套区的福保社区,则紧扣“深港融合”主题,联合深圳市新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七家商户打造“深港同味”美食市集,不仅推出支持港币支付的深港居民专属味蕾盛宴,更设置三大服务板块——面向(准)赴港人士、粤港青年和港归长者,提供政策、就业、养老等“一站式”社会服务,织就跨域暖心服务网。
“+”法破题,服务“便民”更“惠民”
如何让持续开展两年的党员服务市集持续焕发生机?福保街道党工委以“市集+”理念为核心,推动服务从“常规开展”向“精准高效、功能复合”跃升。益田社区“暑期花样带娃”、福保社区“深港同味”美食市集的生动场景,正是这一模式效能提升的最佳体现。
摒弃以往“大而全”的思路,福保街道以“市集+主题”指导各社区紧密围绕特定阶段的核心民生议题(如暑期带娃、银龄关怀、就业创业等),策划主题鲜明的市集活动,确保服务资源更聚焦、居民参与更踊跃。“市集+共建”更是推动机关、小区支部、“两新”组织党员骨干下沉一线“设摊”,提供如“房中房”“基孔肯雅热防控”等政策宣讲、诉求收集;还链接企业、专业机构及社区能人资源,引入丰富多样的服务内容,形成了党员带头、社会力量踊跃参与的生动局面。
打通末梢循环,“小市集”撬动“大治理”
“市集+”模式的另一大魅力,还在于它成为连接居民与基层治理的高效平台。福保街道严格落实“书记面对面”接访机制,以“市集+议事”邀请街道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推动居民诉求高效响应、就地解决,实现了治理重心下移、问题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共闭环解决237项居民身边的“关键小事”。同时,“市集+消费”积极探索功能延展,在满足基本服务基础上,设立支持灵活就业群体增收的“创业市集”摊位、助农惠邻及小微商户展销区,探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福保街道还巧用小型市集精准嵌入小区治理末梢,解决具体难题。例如,新港社区以迷你市集直击中和市场小区的无物业治理痛点,高效整合8类资源直达居民身边,惠及400余人,逐步探索出“活动聚民-能人领治-共建共享”的治理链条。
福保街道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通过“市集+主题”聚焦需求、“市集+共建”整合力量、“市集+议事”破解难题、“市集+消费”激发活力……努力将党员服务市集打造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坚实平台,让党群服务在回应时代要求和群众期盼中焕发出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通讯员 刘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