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岐黄薪火,厚植人文情怀——第七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中医人文会场)在广中医深圳医院成功举办

云鼎
2025-11-09 10:15:21

2025年11月8日,第七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在深圳隆重召开,来自十多个省份近200个医疗机构的共计7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议医学人文发展。当日下午,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中医人文会场)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成功举办,300余名中医界专家学者、一线医师及管理菁英抵达中医人文会场,围绕“以牢记医学使命,恪守职业精神”主题,展开深度对话,为新时代中医人文教育提质、医疗服务升级注入中医活力。

名家论道:解码中医人文核心要义

本次会场聚焦中医人文建设,开展学术研讨与经验交流,四位行业权威专家登台分享,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深入阐释核心观点,每场分享均由领域内知名学者主持,现场互动频繁、思想碰撞激烈,掌声此起彼伏。

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袁钟教授,以《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者》为题作分享,提出医者需以中华文化底蕴支撑医疗实践,强调改善当代医患关系的关键是医者先“向内求”、从改变自己做起,倡导“因你的存在让周围人更快乐”的行医境界,为当代医者指明了幸福之路,引起了在场嘉宾的强烈共鸣,既为缓解职业倦怠、重塑医者幸福感提供了精神支撑,也为医疗行业回归公益性提供了思想指引。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侯中伟教授,带来《凝心聚力,在新时代构建充满活力的人文医院》主题分享,围绕医院建设三大维度深入阐释,指出人文精神是临床医院综合竞争力的灵魂,为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人文解决方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程伟教授,以《初心不忘・善始克终——倾听杏林仁心仁术与追求卓越的回环交响》为题分享,串联历代中医大家的人文事迹,剖析当代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深度诠释“仁心仁术”在当代医疗中的传承脉络与创新实践,更为当代医者树立“大医精诚”职业观、恪守职业操守提供了历史镜鉴。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张天奉教授围绕《让人文照亮医学——如何做一名有温度的医务人员》主题,结合医院近年来的人文建设实践,深刻阐释了医者人文意识对医疗服务的重要价值,并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与西医“视触叩听”诊断方法相融合,为培育“有温度的医务人员”提供了可落地、可推广的具体方案。

守正创新:铺就中医人文实践之路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四级调研员王金花指出,当前医学人文建设已进入提质增效关键阶段,市卫健委将持续推动人文理念融入医疗服务全流程,支持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等医疗机构打造“有温度的中医诊疗”场景。医院要进一步传承中医人文基因,让医疗服务既有技术高度更有人文温度,为健康深圳、健康广东、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力量。

福田区卫生健康局三级调研员曾文妮强调,福田区始终将医学人文理念融入区域健康服务发展全过程,推动人文关怀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可感可触的具体实践,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具人文温度的卫生健康保障,更为打造首善之区人文医疗新高地注入强劲支撑。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凭借在医学人文建设领域的突出表现,荣获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联合授予的“优秀组织单位”称号。自2023年底制定医学人文管理体系建设方案以来,医院持续深耕人文建设:2024年评选出首个院内“人文科室”针灸科;2025年肿瘤中心、口腔科项目分别入选深圳市医学人文建设典型案例与示范项目。多年来,医院在提升人文素养、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成效显著,未来将继续探索中医隐喻及中医医学人文质量控制标准,全力打造兼具人文关怀和中医特色的“人文医院”。

守中医之魂,传人文之暖。未来,医院将把研讨成果切实转化为行动自觉,持续深化特色人文项目,推动中医人文理念深入人心,让仁心典范的故事在群众中口口相传,让岐黄之术始终浸润人文关怀,让中医的人文之光点亮百姓幸福生活。

粤港澳都市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0: 0

相关标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