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归口管理的团体标准《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要求》(T/CMSA0056-2025)正式发布。这是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首个总体性、引导性的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
据悉,来自深圳本土的企业深城交作为核心参编单位之一,与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睿科技、中国铁塔等低空经济头部单位共同完成了该标准的研制工作。
其中,《总体要求》中明确了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场景与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场景一致。标准适用于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涵盖了城市低空起降设施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分类、建设内容、原则与设计准则、建设流程以及软硬件要求等核心内容。旨在确保相关设备设施建设、多源数据融合处理及应用的统一性和兼容性。
标准依据飞行器种类、用途、规模、时空特征、产业定位、地理环境等要素,将需要建设低空气象设施的场景系统划分为八大类别,包括:通用机场、低空测试场、低空集散中心、城市低空起降设施、独立管理的低空航线、低空临时飞行区、低空试验区、行政区低空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