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5 日,由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青年发展委员会资助、两岸三地青少年交流促进会主办的 “2025-26 民青局青年内地交流资助计划” 内蒙、新疆和东江水三团分享会暨图片展,分别在香港英华书院和元朗信义中学会议室圆满举行。活动不仅集中展示了三个交流团的丰硕成果,还对表现优异的个人与团队进行表彰,更通过百余张纪实照片与青年们的亲身分享,让香港社会直观感受内地的壮丽山河、深厚文化与蓬勃发展,进一步厚植香港青年的家国情怀。
此次获表彰的优秀代表中,内蒙团翁兆鸿、张晞哲、孙凯朗和周逸朗,新疆团李柏翘、陈乐熙、李诺晴和余恺睿,东江水团马灿阳、刘淑琪、黄淞蔓和卓淽斩柔获最佳组长与团队最优秀个人奖。两岸三地青少年交流促进会项目负责人王荣平表示,该计划已连续多年举办,始终致力于为香港青年搭建学习与探索的双平台,而分享会既是对交流成果的总结,更是对青年家国认同的深化,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香港青年内地实践的价值与意义。
内蒙团:草原之上见天地,文化之中悟传承
“北疆天路 内蒙文化交流团” 以 “体验草原风光、感受民族融合” 为核心,带领香港青年走出书本,亲身触摸内蒙古的辽阔与多元。交流团中,翁兆鸿作为内蒙 2 组组长,分享了八天行程里的深刻震撼:“从呼伦贝尔海拉尔国际机场落地起,我们就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篝火晚会上与牧民击掌共舞,骑骏马驰骋草原时感受风的速度,漆黑山路中执着追寻后见到朝阳洒满草原的瞬间,这些经历让我忘却城市喧嚣,更真切体会到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底蕴。”
同为内蒙团成员的张智凯,则从草原自然景观中收获人生感悟:“在草原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日子里,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像等待旭日东升一样坚持,就一定能迎来希望。” 周逸朗则聚焦历史记忆,他提到参观反法西斯纪念园时的触动:“了解到二战时期内蒙古人民抵抗侵略的历史,才懂得如今的平安生活是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张晞哲还特别分享了内蒙古的多元文化交融:“这里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文化独具特色。在额尔古纳市进行家庭拜访时,俄罗斯族居民用列巴和盐招待我们,载歌载舞的热情彻底打动了我。而草原上的篝火晚会不仅是热闹的聚会,更蕴含着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许。” 罗昆效则颠覆了对内蒙古的刻板印象:“此前总觉得这里是‘蛮荒之地’,但海拉尔小镇的温馨、博物馆里的历史印记,还有亲手制作列巴的体验,让我发现内蒙古藏着独特的浪漫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新疆团:丝路之上探创新,科技之中感自豪
“探寻西域特色民族文化 新丝路新经济创新之旅” 紧扣 “一带一路” 倡议,让香港青年既领略新疆的历史文化遗存,也见证新时代的科技发展与创新活力。新疆团一组的高皓贤,对吐鲁番的坎儿井印象深刻:“站在炽热的阳光下,我亲眼见到‘地下长城’的奇迹。千年前的工匠没有现代仪器,仅凭经验和简单工具,就让地下水道保持万分之一的坡度,让吐鲁番变成绿洲。这种顺应自然、利用资源的智慧,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第三组的陈乐熙则重点分享了参观中科院新疆分院的经历:“在中科院物理化学研究所,我们看到中国在航天、核能、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 自主研发的阿兹海默症新药、精准运行的激光卫星技术,还有能模拟太空环境的质子加速器,这些都让我由衷感到民族自豪。研究人员还展示了能快速检测毒品和爆炸物的化学检测液,它就像‘永不疲倦的卫士’,守护着公共安全。”
第四组的黎智勇聚焦沙漠植物园的独特体验:“‘没有荒凉的人生,只有荒凉的沙漠’,沙漠植物在干旱环境中坚韧生长的精神让我深受触动。在南区,我们品尝了可做麻醉药的果实,甜中带苦的味道至今难忘;北区的植物标本,让我对碱蓬、菘蓝等沙漠植物产生浓厚兴趣。它们在恶劣环境中不断适应、进步,正是我们学生该学习的质量。” 袁恺亨补充道:“新疆的美不仅在自然与文化,更在科技对生活的改变。遥感技术帮助农民提高产量,新能源让偏远地区用上清洁电力,这些都让我看到科技如何切实改善民生。”
东江水团:碧水之上知感恩,红色之中传精神
“庆祝东江水 60 周年 探寻东江水 厚植家国情” 交流团,以水为纽带,让香港青年追溯供水历史,感受内地对香港的深情厚谊,同时在红色之旅中传承革命精神。8 月 18 日至 22 日,31 位师生沿东江水脉,在深圳、东莞、惠州、河源、赣州等地开展探索,马灿阳在参观粤海水务与东深供水工程纪念园后感慨:“当触摸深圳水库大坝的水泥表层,看到太园泵站的智能管线,再听到讲解员说‘水进香港要过 27 道关卡’,我才明白‘生命水线’不是比喻,是祖国为香港筑起的血脉长城,以后再也不会浪费每一滴水。”
卓淽柔在万绿湖的游览中体会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万绿湖的水绿得像玉,雨滴打在水面的涟漪让人心静。这里是香港的水源地,好水来之不易,守护生态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刘淑琪则在红色旅程中收获深刻感悟:“从东江纵队纪念馆的旧物,到《长征第一渡》的沉浸式演出,再到徒步祁禄山红军长征小道,我真切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前辈用血肉换来的。每一滴东江水,都凝结着祖国对香港的情谊;每一步长征路,都承载着革命先辈的信念。”
黄淞蔓总结道:“五天行程里,我们了解了供水历史,踏过红军长征路,看到了祖国的大爱与山河的壮美。这次旅程让我更加坚定,未来要努力学习,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杜铱茜则难忘与于都中学学子的交流:“从学业到兴趣,面对面的聊天特别真实。于都中学校长还为我们准备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份贴心让我感受到粤港同胞的深厚联结。”
此次分享会暨图片展的成功举办,标志着 “2025-26 民青局青年内地交流资助计划” 迈出坚实一步。从内蒙古的草原文化到新疆的丝路创新,再到东江水的家国深情,香港青年在交流中开阔视野、更新认知,更将爱国爱港的种子深深植入心中。正如王荣平所说,未来将继续搭建粤港青年交流平台,让更多香港青年读懂内地、拥抱家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青春之力续写 “一国两制” 的美好篇章。